搜索
首页 《题陈宣事烟波泛宅》 忘怀缨绂寄浮居,来泛烟波拟钓徒。

忘怀缨绂寄浮居,来泛烟波拟钓徒。

意思:忘怀带丝带把浮在,来泛烟雾波模拟钓鱼人。

出自作者[宋]杨时的《题陈宣事烟波泛宅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表达忘却繁华、追求逍遥隐逸生活的诗歌。整首诗情境优美,寓意深远,充满了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。 首句“忘怀缨绂寄浮居”,表现了诗人抛却繁琐的礼仪和官场的束缚,选择寄情于漂浮在水上的居所。“缨绂”在古代指官服,这里代表繁华的世俗生活。诗人用“忘怀”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淡忘和超脱。 次句“来泛烟波拟钓徒”,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隐逸生活。他在烟雾弥漫的水波上,模拟渔夫垂钓,享受着宁静而自由的生活。 第三句“我欲他时清洛上”,表明了诗人向往在未来能在清澈的洛水之上,过着清净的生活。这里的“清洛”既指实际的洛水,也寓含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。 最后一句“为君正橹作鯔鯔”,诗人表示愿意为朋友操橹,一起欣赏鱼儿跃动的样子。“鯔鯔”是形容鱼跃的样子,生动而富有动态感。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、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享受,画面感强,语言流畅,是一首优美的隐逸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忘怀缨绂寄浮居,来泛烟波拟钓徒。
我欲他时清洛上,为君正橹作鯔鯔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杨时(1020年-1071年),字龙池,号文伯,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、政治家和文学家。他出身世家,曾担任过几个官职,包括监察御史、侍御史等,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,受到流放等处罚。杨时一生著述颇丰,尤以诗文、书法成就最为突出。

在文学方面,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,以清新明丽著称,代表作品有《渔家傲·秋思》、《忆江南·江南好》等近百首佳作。在诗歌创作方面,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,他的诗歌清新朗逸,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,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。

在书法方面,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,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,自由自在,有“杨文伯之草”之称。杨时擅长于楷、行、草三种书体,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“飞白神韵”,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浮居

    读音:fú jū

    繁体字:浮居

    意思:居处不固定。亦指不固定的居处。
      ▶《元典章•户部十•军兵税》:“若现舖兵内已有相应户计,止令依旧当役,毋得一概动摇,余无田产浮居小户,依例差补,替换施行。”
      ▶《警世通言•

  • 烟波

    解释

    烟波 yānbō

    [mist-covered waters] 烟雾笼罩的水面

   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

    烟波江上使人愁。——唐· 崔颢《黄鹤楼》

    引用解释

  • 忘怀

    读音:wàng huái

    繁体字:忘懷

    短语:忘 忘本 淡忘 数典忘祖

    英语:disremember

    意思:(忘怀,忘怀)

     1.不介意;不放在心上。

  • 缨绂

    读音:yīng fú

    繁体字:纓紱

    意思:(缨绂,缨绂)
    亦作“缨黻”。
     
     1.冠带与印绶。亦借指官位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沈约《梁三朝雅乐歌•俊雅二》:“珩珮流响,缨绂有容。”
      ▶《北史

  • 钓徒

    读音:diào tú

    繁体字:釣徒

    意思:(钓徒,钓徒)
    渔人。
      ▶元·萨都剌《高邮城楼晓望》诗:“短衣匹马非吾事,拟向烟波觅钓徒。”
      ▶清·查慎行《连日恩赐鲜鱼恭纪》诗:“笠檐蓑袂平生梦,臣本烟波一钓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