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楚村道中》 辄得问津凡父老,不应看客废锄耘。

辄得问津凡父老,不应看客废锄耘。

意思:总是能探访所有老人,不应看客人被锄锄草。

出自作者[宋]周邦彦的《楚村道中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林栖野吸散鸦群,极目风霾乱日曛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内心感受的诗。它通过描绘风、雨、云、日等自然元素,以及散鸦群、短麦、远峰等具体事物,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感受和思考。 首联“林栖野吸散鸦群,极目风霾乱日曛”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色。林栖野吸,是指野鸭在林间栖息,散鸦群则描绘了乌鸦在空中飞翔的场景。风霾和日曛则是形容天空中混浊的景象和日落的昏黄。这些描绘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感受。 颔联“短麦良良乾忆雨,远峰黯黯细输云”进一步描绘了农作物的状况和天气的变化。短麦良良表达了干燥的麦子,暗示了需要降雨的迫切需求。远峰黯黯则描绘了远处的山峰被云雾笼罩的景象,暗示了天气的变化。 颈联“愁逢杂路寻车辙,赖有高林出酒巾”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。愁逢杂路表达了诗人对前路的迷茫和担忧,赖有高林出酒巾则表达了诗人对有高林遮蔽风雨的欣慰。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。 尾联“辄得问津凡父老,不应看客废锄耘”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尊重和对农活的重视。他从农民那里寻求指引,并表示不会因为自己的存在而耽误农事。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敬重和对劳动的尊重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内心感受,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。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,也是一首对生活的赞美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林栖野吸散鸦群,极目风霾乱日曛。
短麦良良乾忆雨,远峰黯黯细输云。
愁逢杂路寻车辙,赖有高林出酒巾。
辄得问津凡父老,不应看客废锄耘。
作者介绍
周邦彦(1057—1121),北宋著名词人。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,但相当喜欢读书。

神宗赵顼元丰初,在汴京作太学生,写了一篇《汴都赋》,描述当时汴京盛况,歌颂了新法,受到赵顼的赏识,被提拔为太学正。以后十馀年间,在外飘流,作过庐州(今安徽合肥市)教授、溧水(在今江苏省)县令等。哲宗赵煦绍圣三年(1096)以后,又回到汴京,作过国子监主簿、校书郎等官。徽宗赵佶时,提举大晟府(最高音乐机关),负责谱制词曲,供奉朝廷。又外调顺昌府、处州等地。后死于南京(今河南商丘市南)。

周邦彦精通音律,曾创作不少新词调。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,语言曲丽精雅,长调尤善铺叙。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。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“正宗”。旧时词论称他为“词家之冠”或“词中老杜”,是公认“负一代词名”的词人,在宋代影响甚大。有《清真居士集》,已佚,今存《片玉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问津

    读音:wèn jīn

    繁体字:問津

    短语:问明

    英语:make inquires

    意思:(问津,问津)

     1.询问渡口。
      ▶《论语•微子》:“长沮、

  • 父老

    读音:fù lǎo

    繁体字:父老

    英语:elders

    意思:对老年人的尊称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张释之冯唐列传》:“文帝辇过,问唐曰:‘父老何自为郎?家安在?’”司马贞索隐引颜师古曰:“年老矣,乃自为

  • 看客

    读音:kàn kè

    繁体字:看客

    意思:观众;读者。
      ▶鲁迅《<吶喊>自序》:“凡是愚弱的国民,即使体格如何健全,如何茁壮,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,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。”
      ▶茅盾《我们这文坛》

  • 锄耘

    读音:chú yún

    繁体字:鋤耘

    英语:hoe culture

    意思:(锄耘,锄耘)

     1.锄地除草。
      ▶汉·桓宽《盐铁论•国病》:“行即负羸,止作锄耘。”
    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