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奉别长史庾公太守徐公应召》 方伯骤勤王,杞人亦忧天。

方伯骤勤王,杞人亦忧天。

意思:一方突然勤王,杞人忧天也。

出自作者[唐]储光羲的《奉别长史庾公太守徐公应召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浪、表达爱国情怀的诗篇。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,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待。 首先,诗的开头“烈风起江汉,白浪忽如山。”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烈风骤起,江汉翻腾,白浪如山,生动地描绘了风浪的威势。这种景象既令人惊心动魄,又展示了自然的伟大力量。 “方伯骤勤王,杞人亦忧天”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机的深深忧虑,以及他对勤王的迫切期待。在古代中国,方伯是地方官员,勤王则是为了国家而努力。而“杞人忧天”是一个成语,用来形容不必要的担忧,这里诗人用它来描绘人们对国家命运的担忧,显得十分贴切。 “酆镐顷霾晦,云龙召我贤”这两句则描绘了国家在危难中的希望,就像云龙召唤着贤能之人一样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复兴的期待。 “车骑北艰苦,艅艎西溯沿”这两句描绘了军队北征的艰难行程,表达了诗人对军队的坚定支持。 “宇宙既焜耀,崇德济巨川”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道德崇高和力量强大的信心,相信国家能够克服一切困难。 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,语言生动,意象丰富,是一首优秀的爱国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烈风起江汉,白浪忽如山。
方伯骤勤王,杞人亦忧天。
酆镐顷霾晦,云龙召我贤。
车骑北艰苦,艅艎西溯沿。
水灵静湍濑,猛兽趋后先。
龙楼开新阳,万里出云间。
宇宙既焜耀,崇德济巨川。
受命在神宗,振兵犹轩辕。
煌煌逾涿鹿,穆穆更坤元。
明王朝太阶,远迩望嘉言。
游子淡何思,江湖将永年。
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
储光羲(约706—763)唐代官员,润州延陵人,祖籍兖州。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。开元十四年(726年)举进士,授冯翊县尉,转汜水、安宣、下邽等地县尉。因仕途失意,遂隐居终南山。后复出任太祝,世称储太祝,官至监察御史。安史之乱中,叛军攻陷长安,被俘,迫受伪职。乱平,自归朝廷请罪,被系下狱,有《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》诗,后贬谪岭南。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,尊称为“江南储氏之祖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勤王

    读音:qín wáng

    繁体字:勤王

    英语:serve the king

    意思:
     1.谓尽力于王事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僖公二十五年》:“狐偃言于晋侯曰:‘求诸侯莫如勤王。’”
      

  • 方伯

    读音:fāng bó

    繁体字:方伯

    英语:ealderman

    意思:殷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。后泛称地方长官。
      ▶汉以来之刺史,唐之采访使、观察使,明·清之布政使均称“方伯”。
      ▶《

  • 忧天

    读音:yōu tiān

    繁体字:憂天

    意思:(忧天,忧天)
    担心天塌下来。喻多余的顾虑。亦以喻忧虑国家危亡。
      ▶宋·刘克庄《沁园春•和林卿韵》词之二:“畴昔忧天,如今怀土,田舍鸡肥社酒香。”
      ▶清·方文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