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寻陈(一作滕)逸人故居》 今宵泉壑里,何处觅藏舟。

今宵泉壑里,何处觅藏舟。

意思:今晚泉壑里,哪里去找藏舟。

出自作者[唐]孟浩然的《寻陈(一作滕)逸人故居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人事一朝尽,荒芜三径休》。从诗的内容来看,这首诗是在描述一个事件,即某人在他的生活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,从一个繁忙、充满活力的状态突然跌入了一个荒芜、冷清的状态。 首句“人事一朝尽,荒芜三径休”表达了作者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和对荒芜景象的厌恶。第二句“始闻漳浦卧,奄作岱宗游”则描绘了作者从漳浦的闲适生活到泰山之游的转变。这种转变可能暗示作者对过去生活的厌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。 “池水犹含墨,风云已落秋”这两句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变化,即从充满活力的夏天到秋天的转变。池水还带着夏天的湿润,但风云已经变冷,预示着秋天的到来。 最后一句“今宵泉壑里,何处觅藏舟”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寻找新生活的渴望。在深山幽谷里,作者不知道哪里可以找到藏船,暗示他不知道未来的方向,但他仍然在寻找,希望能够找到新的生活目标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变化和环境变化,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新生活的渴望。诗的语言简洁明了,情感真挚,给人以深刻的启示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人事一朝尽,荒芜三径休。
始闻漳浦卧,奄作岱宗游。
池水犹含墨,风云已落秋。
今宵泉壑里,何处觅藏舟。
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
孟浩然(689—740),名浩,字浩然,号孟山人,襄州襄阳(现湖北襄阳)人,世称孟襄阳。因他未曾入仕,又称之为孟山人,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。

孟浩然生当盛唐,早年有志用世,在仕途困顿、痛苦失望后,尚能自重,不媚俗世,修道归隐终身。曾隐居鹿门山。40岁时,游长安,应进士举不第。曾在太学赋诗,名动公卿,一座倾服,为之搁笔。开元二十五年(737)张九龄招致幕府,后隐居。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,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。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,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。

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,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“王孟”,有《孟浩然集》三卷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藏舟

    读音:cáng zhōu

    繁体字:藏舟

    意思:《庄子•大宗师》:“夫藏舟于壑,藏山于泽,谓之固矣,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,昧者不知也。”
      ▶王先谦集解:“舟可负,山可移。
      ▶宣云:‘造化默运,而藏者犹谓在其故处

  • 今宵

    读音:jīn xiāo

    繁体字:今宵

    意思:今夜。
      ▶南朝·陈徐陵《走笔戏书应令》诗:“今宵花烛泪,非是夜迎人。”
      ▶唐·雍陶《宿嘉陵驿》诗:“今宵难作刀州梦,月色江声共一楼。”

  • 何处

    读音:hé chǔ

    繁体字:何處

    英语:where

    意思:(何处,何处)
    哪里,什么地方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司马迁传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节,怯夫慕义,何处不勉焉!”唐·王昌龄《梁苑》诗:“万乘

  • 泉壑

    读音:quán hè

    繁体字:泉壑

    意思:
     1.泉水和山谷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江淹《闽中草木颂•木莲》:“迸采泉壑,腾光渊丘。”
     
     2.引申为隐退之处。
      ▶唐·于公异《李令公乞朝觐南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