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奉和御製读后周书》 故老称前事,儒宗道益滋。

故老称前事,儒宗道益滋。

意思:所以我说以前的事,儒宗道增多。

出自作者[宋]夏竦的《奉和御製读后周书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名为南荆的德行深厚、学问渊博的学者。 首句“南荆推德厚,千里远从师”直接点明南荆具有深厚的品德,使得人们从千里之外跟随他学习。这句诗通过“推德厚”和“从师”两个关键词,表达了南荆在道德方面的卓越成就和他在学术上的影响力。 “奥识通三教,清声冠一时”描绘了南荆的学识广博,涵盖儒、道、佛三教,而且他的声名在当时一等一。这句诗通过“奥识”、“三教”、“清声”等词,突显了南荆的学识渊博和他在当时的声望。 “就招虽暂至,恋本固难移”表达了即使南荆暂时离开家乡,人们对他家乡的依恋和忠诚却是难以改变的。这句诗通过“就招”和“恋本”两个词,展示了南荆的人品和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。 最后两句“故老称前事,儒宗道益滋”是对过去的描述,同时也是对未来的期许。过去的南荆受到大家的尊敬和赞扬,这使得儒家的学说和道家的理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南荆的敬仰和对学术发展的期望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南荆的品德、学识、忠诚和对家乡的依恋,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对学术发展的期望。同时,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道德的追求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南荆推德厚,千里远從师。
奥识通三教,清声冠一时。
就招虽暂至,恋本固难移。
故老称前事,儒宗道益滋。
作者介绍
夏竦(985年—1051年),字子乔。别称夏文庄、夏英公。江州德安(今属江西)人。北宋大臣、古文字学家,夏承皓之子。初谥“文正”,后改谥“文庄”。

夏竦以文学起家,曾为国史编修官,也曾任多地官员,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,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,后任陕西经略、安抚、招讨使等职。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,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前事

    读音:qián shì

    繁体字:前事

    英语:antecedent

    反义词: 后事

    详细释义:以前的事。文选?朱浮?为幽州牧与彭宠书:『定海内者无私雠,勿以

  • 儒宗

    读音:rú zōng

    繁体字:儒宗

    英语:\"forefather of Confucianism\"

    意思:儒者的宗师。
      ▶汉以后亦泛指为读书人所宗仰的学者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刘敬叔孙

  • 故老

    读音:gù lǎo

    繁体字:故老

    意思:
     1.元老;旧臣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小雅•正月》:“召彼故老,讯之占梦。”
      ▶郑玄笺:“君臣在朝,侮慢元老,召之不问政事,但问占梦。”
      ▶《汉书•艺文志》:

  • 宗道

    读音:zōng dào

    繁体字:宗道

    意思:宗法的原则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大传》:“公子有宗道。公子之公,为其士大夫之庶者,宗其士大夫之适者,公子之宗道也。”
      ▶《孔子家语•曲礼子贡问》:“有若问于孔子曰:‘国君之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