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雨后观涨》 闻得江头汹涌声,不知何处雨盆倾。

闻得江头汹涌声,不知何处雨盆倾。

意思:听说得了上游汹涌声,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下盆倾。

出自作者[宋]冯伯规的《雨后观涨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闻得江头汹涌声,不知何处雨盆倾》是一首对江水的生动描绘,通过对江水声势浩大、变化莫测的描写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。 首联“闻得江头汹涌声,不知何处雨盆倾。两涯牛马那容辨,一夕蛟龙怒不平”,直接描绘了江水汹涌澎湃、气势磅礴的场景。诗人通过“江头汹涌”和“不知何处雨盆倾”的描述,生动地展现了江水声势浩大、来势汹汹的特点。而“两涯牛马那容辨,一夕蛟龙怒不平”则进一步强调了江水的变化莫测和神秘色彩。 颔联“涩尽横汀孤树在,微琥顽翳夕阳明”,诗人通过对江中孤树的描绘,进一步展现了江水的动态和变化。这里,“涩尽”和“横汀”描绘了江水的曲折和宽广,“孤树”则表现了江水的宁静和孤独。而“微琥顽翳夕阳明”则描绘了夕阳下的江水,微光闪烁,如同琥珀一般,与夕阳相映成趣。 颈联“尽饶河伯乘秋旺,潦涸霜寒水自清”,诗人借景抒情,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感慨。尽管江水在秋季旺盛,但终究会随着雨水减少、霜冻来临而变得清澈。这里,“河伯”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之神,“潦涸霜寒”则描绘了霜冻来临、雨水减少的季节特点。 整首诗通过对江水的生动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感慨和对人类力量的敬畏之情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,将江水的动态和静态、声音和色彩描绘得淋漓尽致,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江边,感受到了江水的磅礴气势和神秘色彩。 此外,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。在面对自然的力量时,人类应该保持敬畏之心,同时也要学会适应和利用自然规律,与自然和谐相处。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,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闻得江头汹涌声,不知何处雨盆倾。
两涯牛马那容辨,一夕蛟龙怒不平。
涩尽横汀孤树在,微琥顽翳夕阳明。
尽饶河伯乘秋旺,潦涸霜寒水自清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江头

    引用解释

    江边,江岸。 隋炀帝 《凤艒歌》:“三月三日向江头,正见鲤鱼波上游。” 唐 姚合 《送林使君赴邵州》诗:“江头斑竹寻应遍,洞里丹砂自採还。” 元 沉禧 《一枝花·咏雪景》套曲:“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,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。” 苏曼殊 《碎簪记》:“又明日为十八日,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。”

    读音:jiā

  • 闻得

    读音:wén de

    繁体字:聞得

    意思:(闻得,闻得)

     1.听说。
      ▶《水浒传》第五八回:“我也曾闻得史进大名,若得吾师去请他来,最好。”
      ▶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回:“闻得他做了官,便

  • 汹涌

    读音:xiōng yǒng

    繁体字:洶涌

    短语:险峻 险恶 险要 关隘 险阻

    英语:(v) (used in reference to an ocean, river, lake, etc.) violen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