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感春》 桐花开最晚,香泛已羃羃。

桐花开最晚,香泛已羃羃。

意思:桐花开放最晚,香泛已经羃羃。

出自作者[宋]李复的《感春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珍视。 首句“桐花开最晚,香泛已羃羃”,描绘了桐花开放最晚,但香气四溢的景象。这里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,将桐花比作一位迟暮的美人,虽然开放最晚,但却以她的香气征服了所有的观赏者。同时,“香泛”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桐花香气四溢的场景,给人一种清新、淡雅的感觉。 “高榆散枯钱,狼藉走荒陌”,描绘了高大的榆树在春天里凋落,像枯钱般散落一地的景象。荒陌则象征着荒芜的道路,暗示着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生命的无限可能。这两句诗以高大的榆树和荒芜的道路为背景,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生命的活力。 “闻歌情亦倦,对酒意不怿”,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。作者听到歌声也会感到疲倦,面对美酒也不再愉快,这表明作者已经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无情。 “非伤春遽回,第觉老相逼”,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珍视。作者并没有伤春,而是感到自己正在逐渐衰老,生命正在逐渐流逝。这表明作者已经意识到生命的有限和时间的无情,因此更加珍视生命和时间。 最后,“愿诉东皇君,抚辔留归迹”,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时间的珍视。作者希望向春神诉说自己的愿望,希望能够留住春天的脚步,让生命更加美好。这表明作者已经意识到生命的珍贵和时间的宝贵,因此更加珍惜生命和时间。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珍视。通过拟人、比喻和象征等手法,诗中描绘的景象更加生动形象,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和思考。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,它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共鸣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桐花开最晚,香泛已羃羃。
高榆散枯钱,狼藉走荒陌。
闻歌情亦倦,对酒意不怿。
非伤春遽回,第觉老相逼。
愿诉东皇君,抚辔留归迹。
百年虽无多,亦稍缓偪侧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桐花

    读音:tóng huā

    繁体字:桐花

    意思:
     1.桐树的花。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桐花》诗:“春令有常候,清明桐始发。何此巴峡中,桐花开十月?”宋·梅尧臣《问答•送九舅席上作》诗:“桐花正美矞雪乱,家庭玉树须来仪。”<

  • 晚香

    读音:wǎn xiāng

    繁体字:晚香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菊花。
      ▶宋·韩琦有“且看黄花晚节香”句,故称。
      ▶宋·刘克庄《沁园春•和林卿韵》词:“种杏仙人,看桃君子,得似篱边嗅晚香。”
     

  • 羃羃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覆盖笼罩貌。 唐 白居易 《古意》诗:“玉琴声悄悄,鸞镜尘羃羃。” 唐 柳宗元 《晋问》:“积雪百里,皛皛羃羃。” 宋 叶适 《胡崇礼墓志铭》:“露楸亭亭,云塚羃羃。”

    2.密布貌。 唐 喻凫 《春雨如膏》诗:“羃羃敛轻尘,濛濛溼野春。” 唐 卢照邻 《悲穷通》诗:“离离碣石之鸿,羃羃江潭之草。” 宋 梅尧臣 《送葛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