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来兴废一愁人,白发僧归掩寺门。
意思:自古以来兴废一愁人,白头发僧人归掩寺门。
出自作者[宋]范仲淹的《苏州十咏其六·灵岩寺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古来兴废一愁人,白发僧归掩寺门》是一首描绘历史兴衰和自然风景的诗。它通过描绘越相烟波、吴王宫阙等景象,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风景的欣赏。
首联“古来兴废一愁人,白发僧归掩寺门”,诗人以一种悲凉的语气描绘了古往今来的兴衰史,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。同时,也通过描绘僧人归寺的场景,表达了对静谧、和平生活的向往。
颔联“越相烟波空去雁,吴王宫阙半啼猿”,诗人通过描绘空中的飞雁和吴王宫阙的猿啼,进一步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。飞雁象征着离别和孤独,而吴王宫阙则代表着过去的辉煌和繁华。这些景象都让人感到历史的沧桑和无情。
颈联“春风似旧花犹笑,往事多遗石不言”,诗人描绘了春天的景象,花儿依旧开放,但过去的往事已经无法再回来。石头无言,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。这一联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。
尾联“唯有延陵逃遁去,清名高节老干坤”,诗人以延陵逃遁的典故,表达了对清名高节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延陵是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的封号,他因避乱而逃遁,但他的清名高节却一直流传至今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兴衰、自然风景和清名高节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。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,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