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失题》 到此我思廿八将,谁为呼取尽余杯?

到此我思廿八将,谁为呼取尽余杯?

意思:到这里我想二十八将,谁为呼取尽我杯?

出自作者[近代]吴佩孚的《失题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吴佩孚的《失题》是在**第一次直奉战争**后创作的。背景是吴佩孚在打败张作霖后,成为了直系的首领,控制了北洋政府,这是他一生的顶峰。然而,他后来试图武力统一中国,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失败,从此一蹶不振。这首诗反映了他在顶峰时期的心境和抱负,同时也暗示了他即将面临的困境和失落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竹阳城外有高台,把酒登临曙色开。
蜀陇云山皆北向,巴渝风雨自东来。
锦帆终古天涯去,春色无端地底回。
到此我思廿八将,谁为呼取尽余杯?
作者介绍 吴佩孚简介
吴佩孚(1874年4月22日—1939年12月4日),字子玉,山东蓬莱人,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、爱国者、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、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、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。秀才出身,后投效北洋,并成为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第一战将和智囊。吴佩孚善于用兵,富于韬略,军事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,兵锋所指,无不披靡,更为世人瞩目。在其军事生涯前期,曾一战安湘、再战败皖、三战定鄂、四战克奉,有“常胜将军”之名。其人格品德更甚高,既讲求五伦八德,也醉心佛老之道,有《循分新书》、《正一道诠》、《明德讲义》、《春秋正义证释》等著述传世。

吴佩孚平生注重修身,廉洁自守,为人忠直,至性至情,称得上是北洋集团中乃至民国政坛军界中的佼佼者,华北沦陷于日伪之后,愈显其晚节弥坚。最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而不可侵犯的气节(1939年12月4日被日本军医杀害)。他还是亮相《时代》杂志封面的首位中国人,被《时代》杂志称为“BiggestmaninChina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余杯

    读音:yú bēi

    繁体字:餘杯

    意思:(余杯,余杯)
    指未喝干凈的酒,残酒。
      ▶唐·杜审言《宿羽亭侍宴应制》诗:“圣情留晚兴,歌管送余杯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客至》诗:“肯与邻翁相对饮,隔篱唿取尽余杯。”

  • 我思

    读音:wǒ sī

    繁体字:我思

    造句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