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江边》 屡报传烽沈塞外,时来倚杖立江边。

屡报传烽沈塞外,时来倚杖立江边。

意思:多次报传烽火沈塞外,当时来拄着拐杖站长江边。

出自作者[宋]晁公溯的《江边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素石寒沙共眇然,荒城古木暮云悬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心境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。 首联“素石寒沙共眇然,荒城古木暮云悬”描绘了荒凉寂静的景象,石头和寒沙共存,荒城和古木相依,暮云在天空中漂浮。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荒芜、寂静、深远的背景,为诗人的情感表达提供了舞台。 颔联“空山静答钟声远,落日晴随树影圆”进一步描绘了空山、落日、钟声、树影等元素,营造出一种宁静、悠远的氛围。诗人通过钟声远传和树影随落日移动的细节,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悟。 颈联“屡报传烽沈塞外,时来倚杖立江边”则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关注,他不断收到来自塞外的战报,但同时也愿意在江边倚杖而立,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。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,也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担当。 最后一句“东南耆旧今安否,欲寄新诗谁为传”表达了诗人对故人朋友的关心和思念,他想知道东南地区的老朋友现在是否安好,但想要寄送新诗却不知道该找谁帮忙。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际交往的渴望。 总体来看,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心境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,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友情的珍视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富有韵味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素石寒沙共眇然,荒城古木暮云悬。
空山静答钟声远,落日晴随树影圆。
屡报传烽沈塞外,时来倚杖立江边。
东南耆旧今安否,欲寄新诗谁为传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传烽

    读音:chuán fēng

    繁体字:傳烽

    意思:(传烽,传烽)
    点燃烽火,逐站相传,以报敌情。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登州召还议水军状》:“自国朝以来常屯重兵,教习水战,旦暮传烽以通警急。”
      ▶明·陈子龙《出自蓟

  • 塞外

    读音:sài wài

    繁体字:塞外

    短语:边塞 天边 远方 天涯 角 远处 角落 天 天涯海角 海外

    英语:north of the Great Wall

    意思:

  • 沈塞

    读音:shěn sāi

    繁体字:瀋塞

    意思:
     1.谓不行于世。
      ▶《三国志•蜀志•郄正传》:“嗟道义之沈塞,愍生民之颠沛。”
     
     2.谓沉物填塞。
     
     3.犹渊塞。沉静笃实。<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