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王屋高送王屋知县孙秘丞》 闻君今去将效陶,县前种柳芟蓬蒿。

闻君今去将效陶,县前种柳芟蓬蒿。

意思:听说你现在去将仿效陶,县前种柳铲除野草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王屋高送王屋知县孙秘丞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王屋山的美景和当地生活的诗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当地百姓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。 首联“王屋山高无猿猱,下有黄河水滔滔”,描绘了王屋山的壮丽景色和黄河的滔滔流水,为整首诗定下了雄浑的基调。 颔联“天坛半夜见海白,光动古邑鸡先嗥”,生动地描绘了半夜时分天坛看到海白的情景,以及鸡先嗥的声响,进一步展现了王屋山的自然风光和生活的节奏。 接下来的几联,诗人通过对当地生活的描绘,表达了对当地百姓的赞美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。“山肤有时得虞猎,不比彘肉烹连毛。”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地狩猎生活的赞美,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资源。“闻君今去将效陶,县前种柳芟蓬蒿。”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诗人即将效法陶渊明,简化政务,关注民生的期待。“不问公田问民俗,民安事简教儿曹。”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安居乐业,生活简朴的赞美,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百姓生活更加美好的期待。 最后,诗人对河南太守表示了赞扬和期待,“河南太守喜恺悌,如此可以无厌劳。”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河南太守的赞扬,同时也希望他能够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工作态度。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,通过对王屋山的美景和当地生活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注,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王屋山高无猿猱,下有黄河水滔滔。
天坛半夜见海白,光动古邑鸡先嗥。
鸡先嗥,绝吠獒,岩居林栖吏莫搔。
山肤有时得虞猎,不比彘肉烹连毛。
闻君今去将效陶,县前种柳芟蓬蒿。
不问公田问民俗,民安事简教儿曹。
河南太守喜恺悌,如此可以无厌劳。
作者介绍 聂绀弩简介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蓬蒿

    读音:péng hāo

    繁体字:蓬蒿

    英语:crowndaisy chrysanthemum

    意思:
     1.蓬草和蒿草。亦泛指草丛;草莽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月令》:“﹝孟春之月﹞藜莠蓬蒿并兴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