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寄汤伯纪秘书》 倏去居然令国削,至清浑不怕州贫。

倏去居然令国削,至清浑不怕州贫。

意思:突然离去显然令国家削减,到清浑不怕州贫困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寄汤伯纪秘书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表达了对政治理想的坚守和对清廉为政的追求。 首句“挽留天语极谆谆,愿为明时远牧民”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殷切期望,希望为朝廷服务,为民众谋福利。 “倏去居然令国削,至清浑不怕州贫”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现实的忧虑,他看到政治环境的改变使得国家衰落,而清廉的治理并不畏惧州的贫穷。 “断无苞匪聊崇俭,才用蒲鞭亦害仁”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节俭和仁政的坚持,他认为没有铺张浪费,只用蒲鞭(象征轻微的惩罚)也能体现仁政。 最后,“莫比寻常骑竹马,使君元结一流人”是对自己和同道的期许,不要只追求表面的繁华,而应像元结一样,做一个真正为民、清廉的官员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理想和清廉为政的坚守,同时也对现实政治环境的忧虑和批判。诗人的态度和情感真挚而深刻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挽留天语极谆谆,愿为明时远牧民。
倏去居然令国削,至清浑不怕州贫。
断无苞匪聊崇俭,才用蒲鞭亦害仁。
莫比寻常骑竹马,使君元结一流人。
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至清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过于清澈;极其清澈。 汉 东方朔 《答客难》:“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。” 唐 刘长卿 《送郑说之歙州谒薛侍郎》诗:“俗变人难理,江传水至清。”

    2.谓上升到天庭。清,太清,指天庭。《楚辞·远游》:“超无为以至清兮,与泰初而为邻。” 王逸 注:“登天庭也。”一说,至清,谓“俟时之清”。见 清 王夫之 《楚辞通释》

  • 不怕

    读音:bù pà

    繁体字:不怕

    英语:fearless

    意思:
     1.不畏惧;不害怕。
      ▶唐·元稹《侠客行》:“侠客不怕死,怕在事不成。”
      ▶《水浒传》第七四回:“邻近村坊

  • 居然

    读音:jū rán

    繁体字:居然

    短语:还 甚至于 还是

    英语:unexpectedly

    意思:I

     1.犹安然。形容平安,安稳。
       ▶《诗•大

  • 清浑

    读音:qīng hún

    繁体字:清渾

    意思:(清浑,清浑)

     1.清澈和浑浊。
      ▶唐·喻凫《即事》诗:“连山互苍翠,二水各清浑。”
      ▶宋·张先《南乡子•中秋不见月》词:“潮上水清浑,棹影轻于水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