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九日宴浙江西亭》 渔浦浪花摇素壁,西陵树色入秋窗。

渔浦浪花摇素壁,西陵树色入秋窗。

意思:渔浦浪花摇素壁,西陵树色进入秋窗。

出自作者[唐]钱起的《九日宴浙江西亭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宴请宾客,欣赏菊花,品味美酒,谈论学问的诗。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: 首先,诗人对菊花的赞美是显而易见的。在诗的开头,“诗人九日怜芳菊,筵客高斋宴浙江。”这两句诗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,以及在重阳节这一天,他邀请宾客,在宽敞的斋馆中宴饮赏菊。菊花的芳香、美丽的颜色以及它所代表的秋天的气息都在诗中得到了体现。 “渔浦浪花摇素壁,西陵树色入秋窗。”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,浪花拍打在渔浦的岸边,激起一片白色的水花,轻轻摇动素壁。西陵的树色随着秋天的深入,逐渐浸入秋窗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。这里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,让人仿佛能听到秋风吹过树叶的声音。 “木奴向熟悬金实,桑落新开泻玉缸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中的果实和酒缸。木奴果实金黄饱满,熟透了的果实悬挂在树上,显示出丰收的景象。桑落酒新开,酒香四溢,酒缸如同一件艺术品。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,也暗示了诗人生活的富足和安逸。 “四子醉时争讲习,笑论黄霸旧为邦。”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和宾客们醉酒后讨论学问的场景,以及他们笑着谈论过去的为邦之政。这表明诗人和宾客们不仅在物质上富足,也在精神上得到了满足。他们在一起讨论学问,分享过去的经历,这种友情的深厚和欢乐的气氛都在诗中得到了体现。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、对菊花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描绘,展现出诗人优雅的生活态度和欢乐的氛围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,这种情感贯穿了整首诗,使得诗的主题更加鲜明。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,它通过对自然景色、生活场景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描绘,展现出一种宁静、悠远、富足和欢乐的气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诗人九日怜芳菊,筵客高斋宴浙江。
渔浦浪花摇素壁,西陵树色入秋窗。
木奴向熟悬金实,桑落新开泻玉缸。
四子醉时争讲习,笑论黄霸旧为邦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钱起(722?—780年),字仲文,汉族,吴兴(今浙江湖州市)人,唐代诗人。早年数次赴试落第,唐天宝十年(751年)进士,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。初为秘书省校书郎、蓝田县尉,后任司勋员外郎、考功郎中、翰林学士等。曾任考功郎中,故世称“钱考功”。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。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也是其中杰出者,被誉为“大历十才子之冠”。又与郎士元齐名,称“钱郎”,当时称为“前有沈宋,后有钱郎。”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西陵

    读音:xī líng

    繁体字:西陵

    英语:Xilin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国名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五帝本纪》:“黄帝居轩辕之丘,而娶于西陵之女,是为嫘祖。”
      ▶张守节正义:“西陵,国

  • 素壁

    读音:sù bì

    繁体字:素壁

    意思:白色的墻壁、山壁、石壁。
      ▶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•澧水》:“﹝嵩梁山﹞高峰孤竦,素壁千寻,望之苕亭,有似香炉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江淹《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状》:“素壁丹墀,实隆家

  • 渔浦

    引用解释

    江河边打鱼的出入口处。 唐 李绅 《过锺陵》诗:“江对 楚 山千里月,郭连渔浦万家灯。” 唐 方干 《送人宰永泰》诗:“舟停渔浦犹为客,县入樵溪似到家。”

    读音:yú pǔ

  • 浪花

    读音:làng huā

    繁体字:浪花

    英语:spray

    意思:
     1.亦作“浪华”。波浪互相沖击或拍击在别的东西上激起的水点和泡沫。
      ▶《艺文类聚》卷九二引南朝·梁元帝《鸳鸯赋》:“朝

  • 陵树

    读音:líng shù

    繁体字:陵樹

    意思:(陵树,陵树)

     1.植于陵园的树木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虞延传》:“延进止从容,占拜可观,其陵树株櫱,皆谙其数,俎豆牺牲,颇晓其礼。”
      ▶《宋史•符瑞志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