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怀匡庐二首》 远公已去憨公往,惆怅生台长薛萝。

远公已去憨公往,惆怅生台长薛萝。

意思:远公已经离开憨公去,惆怅生台长薜萝。

出自作者[明]廖孔说的《怀匡庐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林幽静景色的诗。诗人通过描绘山林中的景物和生活场景,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。 首句“闻说幽蹊静者多”,表明诗人听闻这个地方有很多幽静的小路,吸引着喜欢宁静的人前来。接下来的“石门景物近如何”则暗示诗人即将进入这个幽静的世界。 第二句“春茶雨后猿狙摘,晚食风前鸟雀过”,描绘了春天雨后,猿猴在采摘茶叶,鸟儿在风前觅食的场景。这里的“猿狙”和“鸟雀”都是山林中常见的动物,它们的出现增添了山林的生机。 第三句“楚客断筇留涧石,吴僧破笠挂岩阿”,描述了两位游客在此地留下的足迹。楚国的客人折断了一根竹杖,留在了涧边的石头上;吴国的僧人破了一顶斗笠,挂在了山崖上。这些细节表现出游客们对这片山林的喜爱。 第四句“远公已去憨公往,惆怅生台长薛萝”,诗人感叹曾经在这里的远公已经离去,而憨公又来到了这里。这里的“生台”指的是生长在山崖上的薜荔,象征着山林的生命力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、人事更迭的感慨。 整首诗以山林为背景,通过对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。同时,诗中还透露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闻说幽蹊静者多,石门景物近如何。
春茶雨后猿狙摘,晚食风前鸟雀过。
楚客断筇留涧石,吴僧破笠挂岩阿。
远公已去憨公往,惆怅生台长薛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远公

    读音:yuǎn gōng

    繁体字:遠公

    意思:(远公,远公)
    晋高僧慧远,居庐山·东林寺,世人称为远公。
      ▶唐·孟浩然《晚泊浔阳望庐山》诗:“尝读远公传,永怀尘外踪。”
      ▶宋·梅尧臣《访矿坑老僧》诗:“

  • 已去

    读音:yǐ qù

    繁体字:已去

    英语:afterwards

    意思:
     以去;以后。
    ▶《三国志•吴志·吕岱传》:“自今已去,国家永无南顾之虞,三郡晏然,无憷惕之惊。”
    ▶晋干宝《搜

  • 台长

    读音:tái cháng

    繁体字:檯長

    解释:1.古时御史台的长官。一般指御史大夫。明代罢御史台﹐置都察院﹐则以左右都御史为台长。

    造句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