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入雁山过双峰》 要识雁山真面目,直须霜后一来游。

要识雁山真面目,直须霜后一来游。

意思:要知道雁荡山真面目,只需霜后一个来游。

出自作者[宋]楼钥的《入雁山过双峰》

全文赏析

眼前未见古龙湫,望望前山景自幽。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山景的诗,诗人通过“望望前山景自幽”表达了对山间秋色的向往和期待。诗人站在山头,眺望前方的山峦,感受到秋天的宁静和深远。 红日一门千嶂晓,翠峰双耸半空秋。 这两句描绘了秋日清晨的景象,红日从山间升起,山峦呈现出千嶂晓日的景象,翠峰双耸,仿佛在半空中展现秋色。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,让读者感受到了秋日的美丽和壮观。 风高落木无边下,气劲閒云逐处收。 这两句描绘了风高、落叶、闲云的景象,表现出秋天的萧瑟和清冷。诗人通过“无边下”和“逐处收”的描绘,让读者感受到了秋风的肆虐和云彩的飘荡,同时也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。 要识雁山真面目,直须霜后一来游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雁山的向往和期待,诗人认为只有在深秋之后再来雁山,才能真正领略到雁山的真面目。这种表达方式充满了诗人的热情和期待,也表现了诗人对雁山的热爱和赞美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山景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。诗人的描绘生动形象,语言优美,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和壮观。同时,诗人的情感真挚热烈,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眼前未见古龙湫,望望前山景自幽。
红日一门千嶂晓,翠峰双耸半空秋。
风高落木无边下,气劲閒云逐处收。
要识雁山真面目,直须霜后一来游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雁山

    读音:yàn shān

    繁体字:雁山

    意思:亦作“鴈山”。
     
     1.即雁门山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辽水无极,雁山参云。”一本作“鴈山”。
      ▶唐·陈子昂《送魏大从军》诗:“雁山横代北,

  • 真面目

    解释

    真面目 zhēnmiànmù

    [true features; true colours] 真实的面貌和色彩

    引用解释

    本来的面貌。犹言真相。 宋 苏轼 《题西林壁》诗:“不识

  • 一来

    读音:yī lái

    繁体字:一來

    意思:(一来,一来)

     1.来一趟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晋·楚将平,诸侯将和,楚王是故昧于一来。”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赠昙禅师》诗:“五年不入慈恩寺,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