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刘节妇》 生处同室居,死期同其藏。

生处同室居,死期同其藏。

意思:生长在同室居住,死亡时间同他的收藏。

出自作者[元]杨维桢的《刘节妇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赞扬节妇的诗歌,通过对金山、铁瓮、三槐等景物的描写,表达了对节妇的敬仰之情。 首先,诗人通过描绘金山、焦山等景物的壮丽景象,表达了对节妇的敬仰之情。同时,诗人也通过描绘节妇的居所,如壁立万仞之高冈,表达了对节妇高尚品德的赞美之情。 接着,诗人通过描述节妇的生平经历,表达了对节妇的敬仰之情。节妇自别母亲归刘郎,经历了中朝琼树摧秋霜的艰难时刻,但她仍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道德准则,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和情操。 在诗中,诗人还通过描述节妇的生活状况,如纺绩给朝莫、群雏忽成行等,表达了对节妇勤劳、善良、慈爱的品质的赞美之情。同时,诗人也通过描述节妇死后墓地的情况,如新阡种松三尺强、流脂入地成琥珀等,表达了对节妇高尚品德的敬仰之情。 最后,诗人通过赞扬节妇的品德和情操,表达了对节妇的敬仰之情。诗人认为节妇的品德和情操是难以估量的,她的头发可以白如雪,她的心可以坚如铁。因此,诗人以柏舟诗为歌颂主题,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在未来发扬光大节妇的高尚品德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敬仰之情的诗歌,通过对节妇的赞美和歌颂,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情操的追求和向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大江东流接混茫,金山焦山郁相望。
铁瓮长城北枕江,中有三槐节妇堂,壁立万仞之高冈。
自别母氏归刘郎,中朝琼树摧秋霜。
玉琴不奏双鸳鸯,玉笙不吹双凤凰。
络纬夜啼月上房,烛光照泪垂汪汪。
纺绩给朝莫,群雏忽成行。
生处同室居,死期同其藏。
新阡种松三尺强,黛色已见参天长。
流脂入地成琥珀,终夜吐焰如丹光。
扬雄与冯道,不异燕赵倡,食君之禄而弗与国同存亡。
呜呼,节妇之德不可量。
节妇之发白于雪,节妇之心化为铁。
我歌为继柏舟诗,门户他年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杨维桢(1296年-1370年),字廉夫,号铁崖、铁笛道人等。他是元朝末年和明初著名的诗人、文学家、书画家和戏曲家。杨维桢自幼聪颖,其父杨宏对他寄予厚望。他的诗歌清新脱俗,意境深远,常常描写自然风景和人民生活,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。此外,杨维桢还擅长书法和绘画,尤其是山水画和花鸟画。他的画作与诗歌一样清新脱俗、自然流畅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同室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同居一舍;同居一室。《仪礼·丧服》:“传曰:‘何以緦也?’‘以为相与同室,则生緦之亲焉。’” 贾公彦 疏:“言同室者,直是舍同,未必安坐。” 汉 徐干 《中论·治学》:“述千载之上,若共一时;论殊俗之类,若与同室;度幽明之故,若见其情。” 钱锺书 《围城》六:“说着, 孙小姐 来了,说住在女生宿舍里,跟女生指导 范小姐 同室。”<

  • 死期

    读音:sǐ qī

    繁体字:死期

    英语:the inevitable hour

    意思:死亡的日期。
      ▶《易•繫辞下》:“既辱且危,死期将至。”
      ▶《列子•天瑞》:“老无妻子,死期将至

  • 生处

    读音:shēng chù

    繁体字:生處

    意思:(生处,生处)

     1.生长的地方。
      ▶唐·李咸用《苔》诗:“几年风雨迹,叠在石孱颜。生处景长静,看来情尽闲。”
      ▶金·元好问《野谷道中怀昭禅师》诗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