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经故内》 山中玉殿尽苍苔,天子蒙尘岂复回。

山中玉殿尽苍苔,天子蒙尘岂复回。

意思:山中玉石殿全部青苔,天子蒙尘难道又回。

出自作者[明]贝琼的《经故内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山中玉殿》是一首描绘宫廷衰败,天子蒙难,山河依旧,人事已非的诗篇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: 首联“山中玉殿尽苍苔,天子蒙尘岂复回。”描绘了山中宫殿的荒芜和寂静,苔藓爬满了宫殿的每一角落。这里“玉殿”可能指代的是曾经的皇宫,“苍苔”则象征着宫殿的冷清和荒废。而“天子蒙尘”则暗示了政治动荡,国家陷入了困境。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。 “地脉不从沧海断,潮声犹上浙江来。”这一联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,将地脉与沧海相联系,形容其地脉不断,仿佛沧海未断。而“潮声犹上浙江来”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河依旧的景象,即使在动荡之后,江潮依然如故。这里诗人试图传达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,即使面临困境,山河依然存在,象征着国家的希望并未完全消逝。 “百年禁树知谁惜,三月宫花尚自开。”这一联诗人描绘了宫中的树木和花朵。尽管经历了动荡,但宫中的花树依然在春天盛开,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。然而,“知谁惜”暗示了这些花树无人照料,充满了荒凉之感。这里诗人再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,同时也展现了生命力的顽强。 最后一联“此日登临解题赋,白头庾信不胜哀。”诗人通过描述自己面对此情此景,不禁感慨万千,写下了这首诗。这里诗人运用了庾信的典故,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哀痛之情。白头庾信,形象苍老,白发苍苍,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愁和无奈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玉殿的荒芜、山河的依旧、宫花的顽强以及诗人的哀痛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,同时也展现了生命力的顽强和坚韧不屈的精神。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山中玉殿尽苍苔,天子蒙尘岂复回。
地脉不从沧海断,潮声犹上浙江来。
百年禁树知谁惜,三月宫花尚自开。
此日登临解题赋,白头庾信不胜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蒙尘

    读音:meng chen

    繁体字:蒙塵

    英语:Be exposed to wind and dust. (figuratively) The emperor flees the capital because of the turmoil

  • 天子

    读音:tiān zǐ

    繁体字:天子

    短语:王 帝王 君 君主 可汗 统治者 陛下 帝 沙皇 上 国王 当今 国君

    英语:a Son of Heaven

    意思:

  • 玉殿

    读音:yù diàn

    繁体字:玉殿

    意思:
     1.宫殿的美称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曹植《当车以驾行》诗:“欢坐玉殿,会诸贵客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梁简文帝《有所思》诗:“寂寞锦筵静,玲珑玉殿虚。”
      ▶宋·

  • 复回

    读音:fù huí

    繁体字:復回

    英语:[医] gyrus ambiens

    意思:(复回,复回)
    返回;恢复。
      ▶郭沫若《盲肠炎•向自由王国的飞跃》:“自足经济尚未发展尽致(因为奴隶解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