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题工部文侍郎周翰郭熙平远二首二》 欲指吴松何处是,一行征雁海山头。

欲指吴松何处是,一行征雁海山头。

意思:要指出吴松哪里是,一行征雁海山头。

出自作者[宋]晁补之的《题工部文侍郎周翰郭熙平远二首二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洞庭湖秋景并抒发诗人内心愁绪的诗。 首句“洞庭木落万波秋”描绘了洞庭湖的秋景,树叶凋落,万顷波涛涌动。这句话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,营造了一种萧瑟、寂寥的氛围,为全诗奠定了悲秋的基调。 次句“说与南人亦自愁”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。诗人自称“南人”,在这样一个萧瑟的秋景中,自然也感受到了无尽的愁绪。这里运用了“亦自愁”的表达方式,使得诗人的情感与洞庭湖的秋景相互呼应,更加深化了全诗的情感内涵。 末两句“欲指吴松何处是,一行征雁海山头”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。诗人想要指向远方的吴松,询问故乡在何处,然而只看到一行征雁飞向海山头。这两句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,使得全诗的情感更为丰富和深远。 综上所述,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秋景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,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寂寥,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洞庭木落万波秋,说与南人亦自愁。
欲指吴松何处是,一行征雁海山头。
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雁海

    读音:yàn hǎi

    繁体字:雁海

    意思:指塞北远方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江淹《齐太祖高皇帝诔》:“雁海龙关,亦柔好音。”
      ▶胡之骥汇注:“雁海,雁门之外瀚海也。”
      ▶《北史•高丽传》:“是知雁海龙堆,天

  • 山头

    读音:shān tóu

    繁体字:山頭

    英语:(n) mountain top

    意思:(山头,山头)

     1.山的上部;山顶。
      ▶宋·陈与义《岸帻》诗:“岸帻立清晓,山头生薄阴。

  • 一行

    读音:yī xíng

    繁体字:一行

    短语:一起 搭档 伙计

    英语:party

    意思:I

     1.谓一定不变,始终实施。
       ▶《韩非子•八经》:“势

  • 何处

    读音:hé chǔ

    繁体字:何處

    英语:where

    意思:(何处,何处)
    哪里,什么地方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司马迁传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节,怯夫慕义,何处不勉焉!”唐·王昌龄《梁苑》诗:“万乘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