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西轩》 平生江海志,岁暮僧庐中。

平生江海志,岁暮僧庐中。

意思:平生江海志,年底僧庐中。

出自作者[宋]陈与义的《西轩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平生江海志,岁暮僧庐中》是一首描绘诗人晚年生活,表达对过去江海生涯的怀念和对宁静僧庐生活的满足的诗。 首联“平生江海志,岁暮僧庐中”,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在岁暮之年选择在僧庐中度过余生的原因,那就是他平生的志向——游历江海——已经无法实现,这既表达了他的遗憾,也透露出一种淡然接受现实的豁达。 “虚斋时独步,遡此西窗风”,颔联描绘了诗人在僧庐中独步,西窗清风拂面的场景。这是一个宁静、孤独而又自由的场景,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。 “初夏气未变,幽居念方冲”,颈联转而描绘初夏的景象,与前文的孤独宁静形成对比。但这里的“气未变”和“幽居念方冲”又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幽静之地,但心中仍然充满对世界的关怀和追求。 “三日无客来,门外生蒿蓬”,尾联描绘了诗人生活的另一面:长时间的宁静和孤独。这里没有客人的来访,门外的世界也变得荒芜。这似乎暗示了诗人对过去江海生涯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。 最后,“轻阴映夕幌,窈窕瓶花红”,尾联描绘了僧庐中的一角,这一角虽然宁静,但却充满了生机和色彩。这似乎是诗人内心的写照:虽然身处寂静之地,但内心仍然充满热情和活力。 最后一句“未知古今士,谁与此心同”,诗人发出疑问:古今的文人墨客中,有谁能够理解自己的心境呢?这既是对自己选择的孤独生活的自问,也是对理解自己的人的寻找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岁暮之年选择在僧庐中度过余生的生活状态,表达了对过去江海生涯的怀念和对宁静生活的满足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世界和人心的深刻理解,以及对理解和理解自己的人的寻找。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平生江海志,岁暮僧庐中。
虚斋时独步,遡此西窗风。
初夏气未变,幽居念方冲。
三日无客来,门外生蒿蓬。
轻阴映夕幌,窈窕瓶花红。
未知古今士,谁与此心同。
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
陈与义(1090-1138),字去非,号简斋,汉族,其先祖居京兆(今陕西西安),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,故为洛(今河南洛阳)人。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、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,同时也工于填词。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,却别具风格,尤近于苏东坡,语意超绝,笔力横空,疏朗明快,自然浑成,著有《简斋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岁暮

    读音:suì mù

    繁体字:歲暮

    短语:晚年 余生 风烛残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天年 老年 余年 夕阳

    英语:close of the years

    意思:(岁暮

  • 江海

    读音:jiāng hǎi

    繁体字:江海

    意思:
     1.江和海。
      ▶《荀子•劝学》:“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”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曹植《求通亲亲表》:“江海称其大者,以无所不容。”
      ▶唐·岑参《送张

  • 平生

    读音:píng shēng

    繁体字:平生

    短语:固 一向 有史以来 向来 素 素来 自来 从 根本 历来 从来 从古至今 向

    英语:all one\'s life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