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李生归秦中》 酒阑还执手,之子擬归秦。

酒阑还执手,之子擬归秦。

意思:酒阑回握手,的儿子准备回国。

出自作者[宋]寇准的《送李生归秦中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情感真挚、语言朴素的特点,表达了离别之痛和期待重逢的希望。 首句“酒阑还执手,之子拟归秦”,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,酒阑珊之际,离别在即,两人执手相看泪眼,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。第二句“风雪过残岁,山川近早春”则描绘了离别后的景象,风雪交加,岁末已过,山川之间,早春已近,进一步烘托出离别之苦和期待重逢的希望。 “久游诗思苦,远别柳条新”这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深。诗人长期在外漂泊,思乡之情难以抑制,而离别之后,柳条又新,更增添了诗人的愁思。 最后两句“后会知何日,空馀泪满巾”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深深的无奈。诗人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相见,只能默默流泪,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深深的思念。 整首诗语言朴素,情感真挚,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相思之情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期待重逢的希望。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篇,更是一份真挚的情感和深深的思念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酒阑还执手,之子擬归秦。
风雪过残岁,山川近早春。
久游诗思苦,远别柳条新。
后会知何日,空馀泪满巾。
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
寇凖(961年—1023年10月24日),字平仲,汉族,华州下邽(今陕西渭南)人。北宋政治家﹑诗人。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进士,授大理评事、知归州巴东县,改大名府成安县。累迁殿中丞、通判郓州。召试学士院,授右正言、直史馆,为三司度支推官、转盐铁判官。历同知枢密院事、参知政事。后两度入相,一任枢密使,出为使相。乾兴元年(1022年)数被贬谪,终雷州司户参军。天圣元年(1023年),病逝于雷州。

皇佑四年(1053年),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,谥“忠愍”,复爵“莱国公”,追赠中书令,仁宗亲篆其首曰“旌忠”。故后人多称“寇忠愍”或“寇莱公”。寇准善诗能文,七绝尤有韵味,有《寇忠愍诗集》三卷传世。与白居易、张仁愿并称渭南“三贤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之子

    读音:zhī zǐ

    繁体字:之子

    英语:Clouet

    意思:这个人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周南•汉广》:“之子于归,言秣其马。”
      ▶郑玄笺:“于是子之嫁,我愿秣其马。”
      ▶晋·潘岳

  • 执手

    解释

    执手 zhíshǒu

    [clasp hands] 握手,拉手

    执手分道去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    执手相看泪眼,竞无语凝咽。——宋· 柳永《西霖铃》

  • 酒阑

    读音:jiǔ lán

    繁体字:酒闌

    意思:(酒阑,酒阑)
    谓酒筵将尽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高祖本纪》:“酒阑,吕公因目固留高祖。”
      ▶裴骃集解引文颖曰:“阑言希也。谓饮酒者半罢半在,谓之阑。”
      ▶唐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