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子不归林叶下,楚魂堪吊暮鸿哀。
意思:皇帝的儿子不归林叶下,楚魂堪吊晚上鸿哀。
出自作者[宋]冯时行的《登岳阳楼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湖面层收雨露开,浪声千里急奔雷。草迎云梦秋光去,帆带衡阳晓色来。》是一首描绘湖面景象的诗,通过对雨后湖面的生动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。
首联“湖面层收雨露开,浪声千里急奔雷。”诗人以生动的笔触,描绘了雨后湖面层收、露出的景象,以及湖面浪声四起的场景,如同千军万马奔腾的雷声。这一联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,将湖面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颔联“草迎云梦秋光去,帆带衡阳晓色来。”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湖面的动态美,草儿迎着秋光而去,帆船在晨曦中带起落日的余晖而来。这一联不仅表现了湖面的动态美,还通过“云梦”、“衡阳”等地名,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。
颈联“帝子不归林叶下,楚魂堪吊暮鸿哀。”诗人借景抒情,通过描述树林落叶、楚国孤魂哀鸣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。这一联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,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,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内涵和哲理。
尾联“羁游到此偏增感,况悼长沙放逐才。”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羁旅他乡时,对长沙才子被放逐的感慨之情。这一联既是对前文的总结,也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,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深度和感染力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湖面景象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。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、生动的比喻、典故和象征手法,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内涵和哲理。同时,诗人在羁旅他乡时,对长沙才子被放逐的感慨之情,也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