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南归题扬州竹西亭》 又从江北路,重到竹西亭。

又从江北路,重到竹西亭。

意思:又从江北路,重到竹西亭。

出自作者[宋]曾几的《南归题扬州竹西亭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优美的五言律诗,描绘了诗人重游竹西亭的所见所感。整首诗情景交融,意境深远。 首联“往岁出芜城,飘然一客星。”,诗人回忆往年离开芜城,像一颗飘摇的客星一样,孤独而坚定地踏上旅程。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,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游子形象和旅途的孤独。 颔联“又从江北路,重到竹西亭。”,描述了诗人再次从江路归来,重游竹西亭的情景。一个“又”字,表达了诗人对竹西亭的熟悉和亲切感。 颈联“楚岸宽围碧,吴山远借青。”,这里运用了对仗手法,描绘了楚岸宽广碧绿,吴山远处的青色借来的美景。诗人用色彩鲜明的语言,勾勒出一幅江南美景的画卷,令人陶醉。 尾联“圣时还旧观,歌吹月中听。”,诗人感慨在圣明的时代,竹西亭恢复了往日的景观,歌声和乐声在月光中响起,令人心旷神怡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 整首诗意境优美,语言流畅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。通过对竹西亭美景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往岁出芜城,飘然一客星。
又从江北路,重到竹西亭。
楚岸宽围碧,吴山远借青。
圣时还旧观,歌吹月中听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曾几(1085--1166),字吉甫,自号茶山居士。南宋诗人。其先赣州(今江西赣县)人,徙居河南府(今河南洛阳)。历任江西、浙西提刑、秘书少监、礼部侍郎。曾几学识渊博,勤于政事。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,作诗不用奇字、僻韵,风格活泼流动,咏物重神似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竹西

    读音:zhú xī

    繁体字:竹西

    意思:唐·杜牧《题扬州禅智寺》诗:“谁知竹西路,歌吹是扬州。”后人因于其处筑竹西亭,又名歌吹亭,在扬州府·甘泉县(今江苏省·扬州市)北。
      ▶宋·姜夔《扬州慢》词:“淮左名都,竹西佳处,解鞍

  • 北路

    读音:běi lù

    繁体字:北路

    意思:
     1.北方之路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谢灵运《撰征赋》:“眷北路以兴思,看东山而怡目。”
     
     2.泛指北方地区。
      ▶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•七回:

  • 江北

    读音:jiāng běi

    繁体字:江北

    英语:nor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长江下游以北的地区。古代一般用指唐·淮南道、宋·淮南路地,境域较广;近代多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