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石上苔》 漠漠斑斑石上苔,幽芳静绿绝纤埃。

漠漠斑斑石上苔,幽芳静绿绝纤埃。

意思:漠漠斑斑石上青苔,幽芳静绿断纤埃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石上苔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漠漠斑斑石上苔,幽芳静绿绝纤埃。路傍凡草荣遭遇,曾得七香车辗来。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芳草的美丽,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。 首句“漠漠斑斑石上苔,幽芳静绿绝纤埃。”描绘了石头上的苔藓,一片朦胧,仿佛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雾气;芳草的香气和绿色的气息,与外界的尘埃完全隔绝。这里的“漠漠”、“斑斑”和“静绿”等词,生动地描绘出苔藓的形态和颜色,表现出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。 “路傍凡草荣遭遇,曾得七香车辗来。”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。作者认为,路旁的野草之所以能够茂盛生长,是因为它们曾经得到过香车的辗压。这里,作者将野草拟人化,赋予它们生命和情感,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命的思考,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。同时,诗中也蕴含着一种哲理,即生命的美丽和价值需要经历风雨和磨难才能显现出来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自然诗,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命的思考,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。同时,诗中也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理,值得人们深思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漠漠斑斑石上苔,幽芳静绿绝纤埃。
路傍凡草荣遭遇,曾得七香车辗来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漠漠

    读音:mò mò

    繁体字:漠漠

    短语:开阔 空旷 广漠 瀚 浩荡 无垠 氤氲 无量 苍茫 浩瀚 无边 广阔 漫无边际 广 辽阔 浩淼 广大 旷 弥漫 一望无际 宽阔 荒漠

    英语:<

  • 斑斑

    读音:bān bān

    繁体字:斑斑

    短语:稀有 荒无人烟 千载难逢 稀罕 稀少 层层 难得 千分之一 希罕 铁树开花 偶发 罕 罕见

    英语:full of stains or spots

  • 纤埃

    读音:xiān āi

    繁体字:纖埃

    意思:(纤埃,纤埃)
    微尘。
      ▶晋·潘岳《藉田赋》:“微风生于轻幰,纤埃起于朱轮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舜钦《和彦猷晚宴明月楼》之二:“落晚天边燕席开,溪山相照绝纤埃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