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去燕京几千里,胡笳乱动月明时。
意思:知道去北京多少千里,胡笳乱动月明时。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送吕冲之司谏使北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战争中的异族风情,通过描绘异族的生活方式和礼仪,以及战争的场景,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异族文化的独特性。
首联“虏人多窃朝廷礼,译者交传应对辞”,描绘了战争中的异族生活。这里,“虏人”指的是敌方军队,他们窃取了朝廷的礼仪,可能是指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礼仪和风俗。而“译者交传”则描绘了战争中的外交场景,双方需要通过翻译进行交流。
颔联“羊酪调羹尊汉使,氈堂举酒见阏氏”,进一步描绘了异族的生活方式。这里,“羊酪”是一种以羊奶制成的食物,“调羹”表示饮食方式;“氈堂”是异族的一种毛毯,“举酒”表示饮酒方式;“阏氏”是古代匈奴人对妻子的称呼。这两句诗描绘了异族饮食和饮酒的方式,同时也展现了异族文化的独特性。
颈联“曚曚白日穿云出,漭漭黄沙作雾吹”,描绘了战争的场景。这里,“曚曚”和“漭漭”都是形容天色阴暗,“白日穿云”和“黄沙作雾”都是形容战争的恶劣环境。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艰难。
尾联“知去燕京几千里,胡笳乱动月明时”,点明了战争的地点和主题。“燕京”指的是敌方的首都,“知去燕京几千里”表明战争的遥远;“胡笳乱动月明时”则描绘了夜晚的场景,胡笳的声音在月色下显得格外凄凉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异族生活和战争场景,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异族文化的独特性,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象生动,情感深沉,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