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南都行》 遨游盛宛洛,冠盖随风还。

遨游盛宛洛,冠盖随风还。

意思:遨游大宛洛,冠是随风回到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白的《南都行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南都信佳丽》是一首对南都金陵(即今天的南京)的赞美诗,描绘了这座城市的繁华景象和英豪人物。 首联“南都信佳丽,武阙横西关。白水真人居,万商罗鄽闤”,诗人以雄伟的山川为引子,描绘出一幅繁华的城市画卷。武阙横西关,白水真人居,展现了金陵的山川之壮美和人文之荟萃。万商罗鄽闤则描绘了这座城市商业的繁荣。 颔联“高楼对紫陌,甲第连青山”,诗人以高楼对紫陌,甲第连青山的景象进一步描绘了城市的繁华。高楼林立,与宽阔的田野相映成趣,豪门府邸则与青山相连,展示了金陵的富饶和尊贵。 接下来的几联,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陵的英豪人物。“此地多英豪,邈然不可攀。陶朱与五羖,名播天壤间。”这里多英豪,人物辈出,他们的声名远播,令人敬仰。诗人以范蠡和虞舜的典故来赞美这里的英豪人物,他们的名声传遍天下。 “丽华秀玉色,汉女娇朱颜。”诗人以丽华和汉女的形象来比喻金陵女子的美丽,她们的容貌如玉般温润,如汉女般娇媚。 “清歌遏流云,艳舞有馀闲。”这里的人们不仅容貌美丽,还有清歌艳舞,他们的才艺令人赞叹。 “遨游盛宛洛,冠盖随风还。”诗人以宛洛盛况来比喻金陵的繁华景象,人们在这里游乐于市,冠盖随风还,展示了这座城市的活力。 “走马红阳城,呼鹰白河湾。”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金陵人们的生活场景,他们骑马驰骋在红阳城,呼唤猎鹰在白河湾,展现了这座城市的豪放与活力。 最后,“谁识卧龙客,长吟愁鬓斑。”诗人以卧龙自喻,表达了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无奈。卧龙是诸葛亮的别号,诗人以此表达自己虽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愁苦。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南都金陵的繁华景象和英豪人物。诗人通过对这座城市的赞美,表达了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无奈。同时,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南都信佳丽,武阙横西关。
白水真人居,万商罗鄽闤。
高楼对紫陌,甲第连青山。
此地多英豪,邈然不可攀。
陶朱与五羖,名播天壤间。
丽华秀玉色,汉女娇朱颜。
清歌遏流云,艳舞有馀闲。
遨游盛宛洛,冠盖随风还。
走马红阳城,呼鹰白河湾。
谁识卧龙客,长吟愁鬓斑。
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其人爽朗大方,爱饮酒作诗,喜交友。

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,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,代表作有《望庐山瀑布》、《行路难》、《蜀道难》、《将进酒》、《梁甫吟》、《早发白帝城》等多首。

李白所作词赋,宋人已有传记(如文莹《湘山野录》卷上),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,“李白词”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宛洛

    读音:wǎn luò

    繁体字:宛洛

    意思:二古邑的并称。即今之南阳和洛阳。常借指名都。
      ▶汉·王逸《荔支赋》:“宛·洛少年,邯郸游士。”
      ▶《文选•谢朓<和徐都曹>》:“宛·洛佳遨游,春色满皇州。”
     

  • 冠盖

    读音:guān gài

    繁体字:冠蓋

    英语:official hats and canopies; officials

    意思:(冠盖,冠盖)

     1.泛指官员的冠服和车乘。冠,礼帽;盖,车

  • 遨游

    读音:áo yóu

    繁体字:遨游

    短语:观光 旅游 云游 游览 游历 周游 出游

    英语:travel

    意思:(参见遨游)
    见“遨游”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