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插绿杨檐外去,晚携黄腾杖头归。
意思:早插绿杨檐外去,晚上带着黄腾杖头回家。
出自作者[宋]陈藻的《平江清明书所闻见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早插绿杨檐外去,晚携黄腾杖头归。富者几家贫者众,年年渐见赏人稀。》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并表达社会现象的诗。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感慨,揭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以及人们对春天的不同感受。
首句“早插绿杨檐外去”,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时节,人们纷纷在屋檐外插上绿杨枝的情景,这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,也暗示了人们对于新生的季节的喜爱和期待。
“晚携黄腾杖头归”则描绘了人们在傍晚时分,手持黄藤杖,悠然自得地回家的场景。这里的“黄藤杖”不仅是一种道具,更象征着一种从容不迫、安然自若的生活态度,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满足和享受。
“富者几家贫者众”一句,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的现实。虽然“富者”,可能指的是拥有土地、财富的人,但“贫者众”则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普遍贫困。
“年年渐见赏人稀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赏花景象的感慨。每年赏花的人越来越少,这可能暗示了社会的变化,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,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也更高,因此对于赏花的热情也在逐渐降低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,揭示了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生活状态。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,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普通民众的同情。同时,诗中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