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寄前黄州窦使君》 池上笙歌寂不闻,楼中愁杀碧虚云。

池上笙歌寂不闻,楼中愁杀碧虚云。

意思:池塘上笙歌寂听不,楼中愁杀碧虚云。

出自作者[唐]赵嘏的《寄前黄州窦使君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在的寂寞、失落之感。 首句“池上笙歌寂不闻”描绘出一种寂静、落寞的氛围,与过去的热闹、欢乐形成鲜明对比,凸显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。 次句“楼中愁杀碧虚云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忧郁情绪,“愁杀”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,而“碧虚云”则象征着美好但已消逝的过去。 第三句“玉壶凝尽重重泪”用“玉壶”与“泪”的形象,把诗人的悲伤情感推向高潮,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悲痛怀念。 最后一句“寄与风流旧使君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故人的思念,同时也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感慨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通过对比、象征等手法,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,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池上笙歌寂不闻,楼中愁杀碧虚云。
玉壶凝尽重重泪,寄与风流旧使君。
作者介绍
赵嘏,字承佑,楚州山阳(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)人,唐代诗人。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(806).年轻时四处游历,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,留寓长安多年,出入豪门以干功名,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。后回江东,家于润州(今镇江).会昌四年进士及第,一年后东归。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,入仕为渭南尉。约宣宗大中六、七年(852、853)卒于任上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笙歌

    读音:shēng gē

    繁体字:笙歌

    英语:playing and singing

    意思:
     1.合笙之歌。亦谓吹笙唱歌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檀弓上》:“孔子既祥,五日弹琴而不成声,十日而成笙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