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读道旁旧家碣上题曰宋黄澹翁先生之墓》 古路斜阳废城,断碑荒草残茔。

古路斜阳废城,断碑荒草残茔。

意思:古路斜阳废城,荒草断碑残墓地。

出自作者[明]高启的《读道旁旧家碣上题曰宋黄澹翁先生之墓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古路斜阳废城,断碑荒草残茔。莫嗔童竖樵牧,不识先生姓名》描绘了一幅凄凉的古迹景象,充满了历史的沧桑和哀思。 "古路斜阳废城",开篇即点出主题,一条古老的道路,西斜的太阳,一座废弃的城市。这样的景象给人一种沉寂、落寞的感觉,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,只剩下夕阳的余晖和历史的痕迹。 "断碑荒草残茔"进一步描绘了废城的荒凉,断碑残破,长满荒草,墓地上的草长得高高的,封住了墓碑,给人一种凄凉、冷清的感觉。 "莫嗔童竖樵牧,不识先生姓名"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古迹的深深敬意和怀念。诗人似乎在告诉读者,那些在古道上放牧砍柴的孩子们,可能并不知道这位先生的姓名。这不仅让人感到惋惜,也让人对这位先生的生平产生了无尽的遐想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凄凉的古迹景象,表达了对历史的哀思和对那位无名先生的怀念。诗中的意象丰富,语言简练,情感深沉,是一首优秀的古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古路斜阳废城,断碑荒草残茔。
莫嗔童竖樵牧,不识先生姓名。
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
高启(1336-1374),汉族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文学家。字季迪,号槎轩,长洲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元末隐居吴淞青丘,自号青丘子。高启才华高逸,学问渊博,能文,尤精于诗,与刘基、宋濂并称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,又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初唐四杰”。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

明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,力辞不受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郡治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著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荒草

    读音:huāng cǎo

    词语解释

    ⒈  野草:荒草丛生。

    国语辞典

    荒草[ huāng cǎo ]

    ⒈  杂草。

  • 斜阳

    读音:xié yáng

    繁体字:斜陽

    短语:残阳

    英语:setting sun

    意思:(斜阳,斜阳)
    傍晚西斜的太阳。
      ▶唐·赵嘏《东望》诗:“斜阳映阁山当寺

  • 断碑

    读音:duàn bēi

    繁体字:斷碑

    意思:(断碑,断碑)
    断裂残缺的石碑。
      ▶宋·黄庭坚《病起荆江亭即事》诗之五:“杨绾当朝天下喜,断碑零落卧秋风。”
      ▶元·傅若金《韩淮阴庙》诗:“高帝旌旗俱寂寞,断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