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闻雁》 万里波涛九秋後,五更风雨一灯旁。

万里波涛九秋後,五更风雨一灯旁。

意思:万里波涛九秋季后,五更风雨一盏灯旁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令的《闻雁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可怜饮啄镇随阳》,它是一首对生活困境的深刻描绘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的诗。 首联“可怜饮啄镇随阳,何处闻时最断肠。”诗人以生动的笔触,描绘了鸟儿的生存困境:为了生存,它们不得不四处寻找食物,每日随阳而动,不知何处能找到足够的食物。这种生活状态,对于鸟儿来说,无疑是痛苦和无奈的。而这种困境,也正是诗人自身处境的写照,他也在寻找生活的出路,却感到迷茫和无助。 颔联“万里波涛九秋後,五更风雨一灯旁。”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场景,风雨交加,波涛汹涌,鸟儿在风雨中寻找避风的港湾,而他则在孤灯下苦苦思索。这一联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,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。 颈联“乾坤莽莽连舟楫,缯缴纷纷羃稻粱。”诗人用生动的比喻,将广阔的天地比作船只,而他自己则像被网罗困住的鸟儿,无法自由飞翔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。 尾联“安得入同羁旅意,悠悠南北不相伤。”诗人在此表达了他的愿望:他希望能够像那些旅居他乡的人一样,相互扶持,相互慰藉。即使身处不同的地方,也不会感到伤害。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,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可怜饮啄镇随阳,何处闻时最断肠。
万里波涛九秋後,五更风雨一灯旁。
乾坤莽莽连舟楫,缯缴纷纷羃稻粱。
安得入同羁旅意,悠悠南北不相伤。
作者介绍
王令(1032~1059)北宋诗人。初字钟美,后改字逢原。原籍元城(今河北大名)。5岁丧父母,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(今江苏扬州)。长大后在天长、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,有治国安民之志。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。有《广陵先生文章》、《十七史蒙求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九秋

    读音:jiǔ qiū

    繁体字:九秋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秋天。
      ▶晋·张协《七命》:“晞三春之溢露,溯九秋之鸣飙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谢灵运《善哉行》:“三春燠敷,九秋萧索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月》诗:

  • 万里

    读音:拼音:wàn lǐ 五笔:dnjf

    万里的解释

    万里(1916- ) :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。山东东平人。1936年加入中国共6*
  • 波涛

    读音:bō tāo

    繁体字:波濤

    英语:great waves

    意思:(波涛,波涛)

     1.江河湖海中的大波浪。
      ▶《淮南子•人间训》:“及至乎下洞庭,骛石城,经丹徒,起波涛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