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扬文字初无意,滕薛功名自不优。
意思:班扬文字起初无意,滕、薛功名而不优。
出自作者[宋]黄庭坚的《次韵寄蓝六在广陵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圣学相期沧海头,当时各倚富春秋》是一首对古代学者的赞美诗。它描绘了两位古代学者在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和追求,以及他们对于学问和道德的执着追求。
首句“圣学相期沧海头,当时各倚富春秋”描绘了两位学者对学问的期待和他们在年轻时的热情。他们相约在沧海之头,各自依靠着年轻的力量去追求学问和道德。这一描绘展现了他们的决心和勇气,也暗示了他们对于未来的信心和期待。
“班扬文字初无意,滕薛功名自不优”这两句诗表达了两位学者对于自己的追求和目标的坚定信念。他们并不在意像班固和扬雄那样的文学成就,也不追求像滕壬和薛仁贵那样的功名利禄。他们更注重的是内在的修养和道德的提升,这也是他们追求学问和道德的最终目的。
“焦尾朱弦非众听,南山白石使人愁”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两位学者的内心世界。他们对于自己的追求并不在意是否有人理解,就像那焦尾琴上的琴弦虽然不是众人都能听见,但它的美妙旋律却能让人感到愁苦。同样,那南山上的白石虽然不引人注目,但却能让人感到它的美丽和哀愁。这表达了两位学者对于学问和道德的执着追求,即使无人理解也不会改变他们的信念。
最后两句“传声为向扬州问,相忆犹能把酒不”是对两位学者的思念和关怀。他们通过传声的方式向对方询问是否还记得把酒言欢的日子,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彼此的思念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位古代学者在年轻时的热情和追求,以及他们对于学问和道德的执着信念,展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。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和道德的敬仰和追求,以及对那些坚守信念的人的赞美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