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朱玠户曹之广德军》 况来桐汭水上城,折腰强颜休叹吁。

况来桐汭水上城,折腰强颜休叹吁。

意思:何况来桐汭水上城堡,折腰强颜休叹吁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送朱玠户曹之广德军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南方一个地方的小儿才读书,往往得官,但作者却以五十岁作掾吏,折腰强颜,并非壮图。然而,在城西古祠的帮助下,他为民除旱,受到人民的欢迎和爱戴。 首先,诗中描绘了南方小儿读书得官的场景,这是对当地文化教育的一种肯定。然而,作者却以自己的经历作为对比,五十岁才开始作掾吏,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无奈和不满。这种对比手法,既突出了作者对现状的不满,也表达了他对南方文化教育的赞赏。 接着,诗中提到了城西古祠能致雨的神奇力量,以及在旱灾时为民除旱的功绩。这不仅是对作者个人能力的赞美,也表达了他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责任感。此外,诗中还提到“民乐未央君可娱”,表达了作者对人民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喜悦之情。 最后,诗中还提到“旧俗不与吾乡殊”,这是对当地风俗的一种肯定和赞美。这表明作者并不排斥当地的文化传统,而是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和理解它们。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南方文化教育、个人能力、人民生活和当地风俗的赞美和赞赏之情。同时,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,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希望。这首诗通过对比、神奇力量、人民生活和当地风俗等元素,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的思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南方小儿才读书,往往得官呵路衢。
君今五十始作掾,手板青袍非壮图。
况来桐汭水上城,折腰强颜休叹吁。
城西古祠能致雨,岁不有旱民无逋。
民乐未央君可娱,旧俗不与吾乡殊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强颜

    读音:qiǎng yán

    繁体字:強顏

    意思:(强颜,强颜)

     1.厚颜,不知羞耻。
      ▶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及以至是,言不辱者,所谓强颜耳,曷足贵乎?”
      ▶《汉书•司马迁传》作“彊颜”

  • 折腰

    读音:zhé yāo

    繁体字:折腰

    英语:bow

    意思:亦作“折要”。
     
     1.弯曲的腰。
      ▶汉·刘向《列女传•钟离春》:“其为人极丑无双。臼头、深目、长指……折腰、出胸,皮

  • 水上

    读音:shuǐ shàng

    繁体字:水上

    意思:
     1.水面上。
      ▶《易•涣》:“风行水上,涣,先王以享于帝立庙。”
      ▶北周·庾信《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宏神道碑》:“月中生树,童子知言;水上浮瓜,青衿不戏。

  • 叹吁

    读音:tàn yù

    繁体字:嘆吁

    意思:
     叹气;嗟叹。
    ▶《刘知远诸宫调·君臣弟兄母子夫妇团圆》:“喜极叹吁……如今夫婿高迁禄。”
    ▶元无名氏《小孙屠》戏文第十三出:“打散鸳鸯侣,镇长叹吁。”
    ▶元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