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惠州弟哀诗二首》 一老吹壎无复和,十年废乐未能平。

一老吹壎无复和,十年废乐未能平。

意思:一个吹埙不再和,十年废除音乐不能平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惠州弟哀诗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诗,通过对同母兄弟的怀念,表达了作者对兄弟的深厚感情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。 首联“同产居惭余最长,二尊尤向汝钟情”,直接点明作者在兄弟中排行最大,对兄弟感情最深。这一联通过平实的语言,表达了作者对兄弟的深深感情。 颔联“斑衣犹记循陔乐,白发皆从陟岵生”,描述了作者对过去和兄弟一起生活的欢乐时光的回忆,以及兄弟日渐老去的感慨。这一联语言优美,通过生动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兄弟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。 颈联“一老吹壎无复和,十年废乐未能平”,描述了兄弟已经年老,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一起唱歌跳舞,作者也因为过去的欢乐时光已经不再而感到悲伤。这一联语言朴素,通过平实的语言,表达了作者对兄弟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 尾联“伤心溪墅成陈迹,谁听松风看月明”,表达了作者对曾经和兄弟一起生活的地方已经成为过去的感慨,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。这一联语言简洁,通过描绘月下松风之景,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哀愁和怀念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朴素,通过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兄弟的深深思念,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。这首诗也提醒我们,珍惜身边的人,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同产居惭余最长,二尊尤向汝钟情。
斑衣犹记循陔乐,白发皆从陟岵生。
一老吹壎无复和,十年废乐未能平。
伤心溪墅成陈迹,谁听松风看月明。
作者介绍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未能

    读音:拼音:wèi néng 五笔:fice

    未能的解释

    词语分解

    • 未的解释 未 è 不,不曾,没有:未必。未曾(唍 )。未来。未尝。未竟(没有完成的)。未及(a.没有来得及;b.没有达到)。 地支的第八位,属羊。 用
  • 一老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指年高德劭之人。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不憖遗一老,俾守我王。”《左传·哀公十六年》:“ 孔子 卒,公誄之曰:‘旻天不弔,不憖遗一老。’”

    2.泛称老者。 唐 王维 《酬诸公见过》诗:“仰厠羣贤,皤然一老。” 宋 陈师道 《还里》诗:“向来千里聚,一老尚徜徉。”

    3.指元老。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勾

  • 无复

    读音:wú fù

    繁体字:無復

    意思:(无复,无复)

     1.不再,不会再次。
      ▶《吕氏春秋•义赏》:“诈伪之道,虽今偷可,后将无复。”
      ▶陈奇猷校释:“此文意谓诈伪之道,虽今可以苟且得利,后将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