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答微之泊西陵驿见寄》 知在台边望不见,暮潮空送渡船回。

知在台边望不见,暮潮空送渡船回。

意思:知道在台边看不见,晚潮空送过船回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答微之泊西陵驿见寄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江边景色的诗,给人一种深沉且富有韵味的感觉。首句“烟波尽处一点白”展现出辽阔的江面和远处的景象,烟波浩渺,一望无际,而在视野的尽头,有一点白色,应该是西陵的古驿台。这个开头既描绘出江景的壮丽,又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,引领全诗。 第二句“应是西陵古驿台”确认了远处的白点确实是西陵的古驿台,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念和敬仰。 第三句“知在台边望不见”则表达了诗人深知即使到了驿台边,也无法看到更远的景色,这既展示了诗人的内心感慨,也突显了自然景色的壮美。 最后一句“暮潮空送渡船回”以暮潮和渡船作为结尾,营造出一种落寞、孤寂的氛围,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深深感慨。 全诗通过对江边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、自然的敬仰和内心的感慨,展现出一种深沉、韵味的艺术效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烟波尽处一点白,应是西陵古驿台。
知在台边望不见,暮潮空送渡船回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渡船

    读音:dù chuán

    繁体字:渡船

    短语:摆渡

    英语:ferry

    意思:
     1.载运人、物等横渡江河、湖泊的船。
      ▶唐·岑参《送刘郎归河东》诗:“山雨醒别酒

  • 不见

    读音:bú jiàn

    繁体字:不見

    短语: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

    英语:not see

    意思:(不见,不见)

     1.看不到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