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杨师皋伤小姬英英》 人间有梦何曾入,泉下无家岂是归。

人间有梦何曾入,泉下无家岂是归。

意思:人间有梦什么曾进入,泉下无家哪里是回家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和杨师皋伤小姬英英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深情的诗,它描绘了一个女子对已故爱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思。 首句“自从娇騃一相依,共见杨花七度飞。”描绘了女子与爱人形影不离,共同经历了许多春夏秋冬,看着杨花飞舞了七次。这里的“娇騃”并非贬义,而是形容女子娇小、天真烂漫,同时也表现出她对爱人的依赖和深情。 “玳瑁床空收枕席,琵琶弦断倚屏帏。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生活状态。她独自在空荡荡的床上收起爱人的枕席,靠着过去的屏风和帷帐,听着琵琶弦断的声音,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。 “人间有梦何曾入,泉下无家岂是归。”这两句表达了女子的内心矛盾和痛苦。她虽然还活在人间,但她的心已经飞到了爱人身边。她渴望能与他同在人间,但现实却让她无法实现。 “坟上少啼留取泪,明年寒食更沾衣。”最后两句表达了女子对爱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思。她希望在爱人的坟前能够痛哭流涕,表达她的思念之情。而明年寒食节时,她将再次为他流泪。 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质朴,通过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对已故爱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思。它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,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痛苦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自从娇騃一相依,共见杨花七度飞。
玳瑁床空收枕席,琵琶弦断倚屏帏。
人间有梦何曾入,泉下无家岂是归。
坟上少啼留取泪,明年寒食更沾衣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泉下

    读音:quán xià

    繁体字:泉下

    英语:nether world

    意思:黄泉之下。指人死后埋葬之处。迷信指阴间。
      ▶《周书•晋荡公护传》:“死若有知,冀奉见于泉下尔。”
      ▶唐·

  • 无家

    读音:wú jiā

    繁体字:無家

    意思:(无家,无家)

     1.没有妻室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召南•行露》:“谁谓女无家,何以速我狱?”朱熹集传:“家,谓以媒聘求为家室之礼也。”
      ▶《诗人主客图•清奇雅正

  • 何曾

    读音:hé zēng

    繁体字:何曾

    英语:did ever

    意思:
     1.为何,何故。
      ▶《孟子•公孙丑上》:“尔何曾比予于管仲?”赵岐注:“何曾,犹何乃也。”
      ▶宋玉《九

  • 人间

    读音:rén jiān

    繁体字:人間

    短语:尘 尘世 江湖 浊世 凡

    英语:man\'s world

    意思:(人间,人间)
    亦作“人闲”。
     
    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