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江阁夜》 诗思偏宜夜,衰髯不耐秋。

诗思偏宜夜,衰髯不耐秋。

意思:诗思偏宜夜,衰髯不耐秋季。

出自作者[宋]赵汝鐩的《江阁夜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小阁临江迥,疏帘带雾钩》是一首描绘江边小阁夜景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孤独感。 首联“小阁临江迥,疏帘带雾钩”,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小阁的独特位置和环境。小阁临江,视野开阔,可以远眺云鸿的影影绰绰,也可以欣赏滩月的碎光流淌。雾气缭绕中,帘钩轻轻掀起,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朦胧美。 颔联“云鸿遥影灭,滩月碎光流”进一步描绘了夜幕下的江景。云鸿远影消失在雾中,滩月如碎光般洒落,给江面增添了几分诗意。这两句诗对仗工整,形象生动,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。 颈联“诗思偏宜夜,衰髯不耐秋”,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夜幕下独坐小阁的思绪和感受。夜色中的诗人,白发苍苍,衰髯萧瑟,更觉秋夜的寒意。然而,诗思却格外活跃,这表明诗人善于在寂静的夜晚思考和创作。 尾联“渔灯三两点,隐隐荻花洲”,诗人描绘了江边的渔灯点缀着荻花洲,营造出一种宁静、祥和的氛围。这两句诗与开头的“小阁临江迥”相呼应,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夜景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。 总体来看,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小阁夜景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孤独的独特感受。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,使得诗歌形象鲜明,意境深远。同时,诗人的衰髯萧瑟、夜思活跃等细节描写,也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和情感深度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小阁临江迥,疏帘带雾钩。
云鸿遥影灭,滩月碎光流。
诗思偏宜夜,衰髯不耐秋。
渔灯三两点,隐隐荻花洲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诗思

    读音:shī sī

    繁体字:詩思

    意思:(诗思,诗思)
    做诗的思路、情致。
      ▶唐·韦应物《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》诗:“怪来诗思清人骨,门对寒流雪满山。”
      ▶清·王夫之《乍开梅》诗:“底事花魂多荏苒,逼人诗

  • 偏宜

    读音:piān yí

    繁体字:偏宜

    意思:最宜;特别合适。
      ▶前蜀·李珣《浣溪纱》词:“入夏偏宜澹薄妆,越罗衣褪郁金黄。”
      ▶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一:“低矮矮的冠儿偏宜戴,笑吟吟地喜满香腮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