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落帆后赋得二绝》 水浮秋烟沙晓雪,皎洁无风灯影彻。

水浮秋烟沙晓雪,皎洁无风灯影彻。

意思:水在秋季烟沙知道雪,皎洁无风灯影彻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群玉的《落帆后赋得二绝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平湖茫茫春日落,危樯独映沙洲泊》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,它以平湖为背景,生动地描绘了落日余晖中独桅沙洲的景象。 首句“平湖茫茫春日落,危樯独映沙洲泊”便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广阔无垠的平湖画面,春日的夕阳缓缓落下,映照在平静的湖面上,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。接着,诗人笔锋一转,将视线聚焦在一艘孤立的桅杆上,它静静地映照在沙洲之上,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寂寥的氛围。 “上岸闲寻细草行,古查飞起黄金鹗”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上岸漫步在细草丛生的沙滩上,不时看到古树上金鹗鸟展翅飞翔的情景。诗人通过这种细节描绘,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世界中。 “水浮秋烟沙晓雪,皎洁无风灯影彻”这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清晨时分所看到的景象:湖水在秋天的晨雾中微微浮动,沙子在清晨的微光下显得格外皎洁。没有风,灯火的影子清晰可见,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。 最后,“海客云帆未挂时,相与缘江拾明月”两句诗以海客的云帆为背景,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海客一起沿着江岸去拾取明月的愿望。这里诗人通过描绘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,将诗的主题升华到了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和赞美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,展现了平湖、沙洲、古树、金鹗、湖水、晨雾等自然元素的美妙景象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。整首诗语言优美、意境深远,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平湖茫茫春日落,危樯独映沙洲泊。
上岸闲寻细草行,古查飞起黄金鹗。
水浮秋烟沙晓雪,皎洁无风灯影彻。
海客云帆未挂时,相与缘江拾明月。
作者介绍
李群玉,唐代澧州人,极有诗才,“居住沅湘,崇师屈宋”,诗写得十分好。《湖南通志·李群玉传》称其诗“诗笔妍丽,才力遒健”,《全唐诗·李群玉小传》载,早年杜牧游澧时,劝他参加科举考试,但他“一上而止”,宰相裴休视察湖南,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,他“徒步负琴,远至辇下”,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“三百篇”。唐宣宗“遍览”其诗,称赞“所进诗歌,异常高雅”,并赐以“锦彩器物”,“授弘文馆校书郎”。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,死后追赐进士及第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无风

    读音:wú fēng

    繁体字:無風

    意思:(无风,无风)

     1.没有风。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南山诗》:“无风自飘簸,融液煦柔茂。”
     
     2.草名。薇衔的别名。
      ▶明·李时珍《本草纲

  • 灯影

    读音:dēng yǐng

    繁体字:燈影

    意思:(灯影,灯影)

     1.灯光。
      ▶唐·沈佺期《夜游》诗:“月华连昼色,灯影杂星光。”
      ▶明·孟称舜《娇红记•明妖》:“我觑他灯影下庞儿无恙。”

  • 秋烟

    读音:qiū yān

    繁体字:秋煙

    意思:(秋烟,秋烟)

     1.秋日的烟霭。
      ▶唐·卢照邻《宴梓州南亭》诗:“长薄秋烟起,飞梁古蔓垂。”
      ▶唐·包佶《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》:“秋烟凝缥帙,

  • 风灯

    读音:fēng dēng

    繁体字:風燈

    英语:lantern

    意思:(风灯,风灯)

     1.有罩能防风的灯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漫成一绝》:“江月去人只数尺,风灯照夜欲三更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