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天坛峰下赠杜录事》 顶上将探小有洞,喉中须咽大还丹。

顶上将探小有洞,喉中须咽大还丹。

意思:山顶上要探有小洞,喉咙里要咽大还丹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天坛峰下赠杜录事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在描述炼丹的过程,以及对于炼丹的看法。炼丹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技艺,通常用于追求长生不老或增加生命的活力。 首句“年颜气力渐衰残,王屋中峰欲上难”,作者首先表达了自己年岁已高,体力渐衰,想要攀登王屋山中的高峰,却感到困难重重。这实际上是寓言作者已经进入人生的暮年,想要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丹,却感到困难重重。 “顶上将探小有洞,喉中须咽大还丹”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即将开始探索小有洞,咽下大还丹的情景。这里的大还丹,就是指炼丹过程中的重要物质——还丹,也就是仙丹。而“将探小有洞”则暗示着作者即将开始一个新的炼丹步骤。 “河车九转宜精炼,火候三年在好看”,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炼丹过程的重视,他认为炼丹需要经过九次转换,也就是河车九转,这个过程需要精细的炼制。同时,炼丹需要经历三年的火候,不能只是看看而已。 最后两句“他日药成分一粒,与君先去扫天坛”,是作者对于未来的期望,他希望有一天能够炼制出一粒仙丹,然后与朋友们一起扫天坛,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将一起去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于炼丹的热爱和追求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未来的期望。炼丹虽然是一种传统技艺,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,对于现代人也具有启示意义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年颜气力渐衰残,王屋中峰欲上难。
顶上将探小有洞,喉中须咽大还丹。
[小有洞在天坛顶上。
时杜方炼伏火砂次。
]河车九转宜精炼,火候三年在好看。
他日药成分一粒,与君先去扫天坛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上将

    读音:shàng jiàng

    繁体字:上將

    短语:中将 准将 元帅 大尉 上校 大校 中校 上尉 少校 少尉 少将 中尉 大元帅

    英语:air chief marshal

    <
  • 顶上

    读音:dǐng shàng

    繁体字:頂上

    英语:acme

    意思:(顶上,顶上)

     1.顶头,高处。指山巅。
      ▶唐·林宽《送僧游太白峰》诗:“顶上多灵迹,尘中少客知。”

  • 小有

    读音:xiǎo yǒu

    繁体字:小有

    意思:
     1.稍有一些。
      ▶《易•讼》:“不永所事,小有言,终吉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策略》:“吏民上书,苟小有可观者,皆宜召问。”
     
     2.谓薄有资

  • 还丹

    读音:huán dān

    繁体字:還丹

    意思:(还丹,还丹)

     1.道家合九转丹与朱砂再次提炼而成的仙丹。自称服后可以即刻成仙。
      ▶晋·葛洪《抱朴子•金丹》:“若取九转之丹,内神鼎中,夏至之后,爆之鼎,热,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