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无罪言》 剥床遂及肤,近半死于疫。

剥床遂及肤,近半死于疫。

意思:剥床就和皮肤,近半数死于瘟疫。

出自作者[宋]赵汝绩的《无罪言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赵汝绩的《无罪言》是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歌。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苦难和不平,描述了人民因为天灾人祸而遭受的困苦生活。通过诗歌的形式,赵汝绩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关切。 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当时的社会环境、自然灾害、经济困难等多方面因素。宋代时期,社会动荡,天灾频发,人民生活困苦,赵汝绩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时代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关怀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建议查阅诗歌鉴赏辞典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哀哀民何辜,遭此凶歉厄。
初闻数米炊,次复并日食。
草根掘欲尽,木皮屑不给。
疲老就枯僵,少壮作捐瘠。
千百存什一,乌喙仍菜色。
朝忧夕恐惧,不得见新麦。
城市逐末徒,奔走困贵籴。
剥床遂及肤,近半死于疫。
吾皇素仁惠,一念轸饥溺。
发粟通有无,宽逋已徵索。
郡县乏宣化,鞭扑庭下赤。
贪官猴而冠,健吏虎而翼。
天灾偶参会,人意莫致诘。
淮楚困烽尘,荆蜀毙锋镝。
湘潭烦调戌,洪赣事供亿。
昔闻憔内地,可以称乐国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半死

    读音:bàn sǐ

    繁体字:半死

    英语:half-dead

    意思:
     1.未全死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庾肩吾《春日》诗:“水映寄生竹,山横半死桐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风疾舟中伏枕书三

  • 剥床

    读音:bō chuáng

    繁体字:剝床

    意思:(剥床,剥床)
    语出《易•剥》:“剥床以足,以灭下也。”
      ▶陈梦雷浅述:“侵灭正道,自下而上也。”又:“剥床以肤,切近灾也。”
      ▶陈梦雷浅述:“阴祸已迫其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