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张子野知虢州先归湖州》 褭褭上氍毹,嘈嘈弄琵琶。

褭褭上氍毹,嘈嘈弄琵琶。

意思:裹裹上毛毯,嘈嘈弄琵琶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送张子野知虢州先归湖州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诗,通过对吴兴家生活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。 首联“吴兴近洞庭,橘林正吹花。”描绘了吴兴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景色,橘林盛开的景象,为接下来的描绘提供了背景。 颔联“君当橘柚时,摘包带霜华。”描绘了作者在橘柚成熟的季节,摘下果实,带着白霜的场景,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。 颈联“清甘不楚齿,若酒倾残霞。”描绘了橘柚的口感和味道,清新甘甜,不刺激牙齿,如同美酒般醇厚,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美好感受。 接下来的几联描绘了吴兴家的小女儿和家人的生活场景,如“鸡山小女儿,姹姹两发丫。”、“褭褭上氍毹,嘈嘈弄琵琶。”等,这些场景生动有趣,表现了作者对家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。 最后一句“是时与之醉,何似走尘沙。”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,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生活中陶醉,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。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、家庭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,语言清新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未赴虢太守,暂归吴兴家。
吴兴近洞庭,橘林正吹花。
君当橘柚时,摘包带霜华。
清甘不楚齿,若酒倾残霞。
鸡山小女儿,姹姹两发丫。
褭褭上氍毹,嘈嘈弄琵琶。
是时与之醉,何似走尘沙。
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氍毹

    读音:qú shū

    繁体字:氍毹

    英语:wool carpet

    意思:
     1.《乐府诗集•相和歌辞十二•陇西行》:“请客北堂上,坐客毡氍毹。”
      ▶《三辅黄图•未央宫》:“温室以椒涂壁,

  • 嘈嘈

    读音:cáo cáo

    繁体字:嘈嘈

    英语:noisy

    意思:
     1.形容众声嘈杂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王延寿<鲁灵光殿赋>》:“耳嘈嘈以失听,目矎矎而丧精。”
      ▶李善注引《埤苍》:

  • 琵琶

    读音:pí pá

    繁体字:琵琶

    英语:lute

    意思:
     1.弹拨乐器。初名批把,见《释名•释乐器》。此类乐器原流行于波斯、阿拉伯等地,汉代传入我国。后经改造,圆体修颈,有四弦、十二柱,俗称“秦汉

  • 褭褭

    引用解释

    亦作“裊裊”。 1.摇曳不定貌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拟魏太子“邺中集”诗·平原侯植》:“平衢修且直,白杨信裊裊。” 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记·新进士宴杏园》:“玉鞭裊裊,如龙骄骑。” 黄节 《春夜与菑叟过小素梅阁听曲》诗:“褭褭春幡原曩见,深深帘烛又宵来。”

    2.纤长柔美貌。 南朝 梁 王台卿 《陌上桑》诗之四:“鬱鬱陌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