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低松挟径,雨足浪宣骄。
意思:说低松夹着流经,雨足浪宣骄傲。
出自作者[宋]郑清之的《觉际閒行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斜迳转山腰,平畴露稚苗》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,将山腰的小径、平畴的嫩苗、低垂的云杉、雨后的浪涛,以及宿鹭、归僧等意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生机的自然画卷。
首联“斜迳转山腰,平畴露稚苗”描绘了山间小路蜿蜒曲折,穿过山腰,田野上嫩绿的秧苗在阳光下初露头角的景象。通过“转”、“露”等字眼,诗人将视角拉近,让读者感受到田野的生机和活力。
颔联“云低松挟径,雨足浪宣骄”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山林景象。云低松高,雨水充沛,使得山径显得更加幽深。浪涛在雨水的冲击下显得格外汹涌。这两句诗既体现了雨后山林的湿润和茂盛,也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。
颈联“宿鹭翔孤屿,归僧睨断桥”则将视线转向了静谧的景象。一只鹭鸟在孤岛上栖息,归来的僧人在一座断桥上驻足观望。这两句诗将动与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,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。
尾联“倦余成小立,新月挂青霄”是诗人自己的感受。在欣赏了山林的美景之后,诗人感到疲倦,于是静静地立在一旁,一轮新月已经升起,挂在青霄之上。这句诗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陶醉。
总体来看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妙的比喻,展现了雨后山林的自然美景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。诗中运用了许多动词和形容词,如“转”、“露”、“低”、“挟”、“足”、“宣骄”、“翔”、“睨”等,使得诗句富有动态感和生命力。同时,诗人也通过描绘鹭鸟和僧人的形象,将自然与人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,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生动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