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平百里据平衍,岂有险阨当城池。
意思:南平百里占据平坦,哪有在城池险要之处。
出自作者[明]刘崧的《忆昔行美达监州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以豪迈奔放的风格,表达了诗人对圣王端居、黄河安稳、政化流淌的赞美,对祸乱之梗、邪说鼓吹、田里嚣然、挟兵起义等社会乱象的抨击,以及对千里一概同倾危、汉江宫树三月的悲惨景象的感慨。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,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荡和情感的起伏。
诗人通过对黄河的描写,表达了对圣王端居的赞美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,诗人用“妥帖东南驰”来形容黄河的流向,表达了黄河在东南方向上的安定和流淌的美感。同时,诗人也通过黄河来暗示圣王端居的安定和政化的流淌,表达了对圣王治理下的社会的赞美。
诗人对祸乱之梗、邪说鼓吹等社会乱象的抨击,也是非常有力的。诗人用“嚣然挟兵起田里”等词语,表达了对那些挟持武器、起事田里的民众的愤怒和抨击,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鼓吹邪说、制造混乱的人的谴责。
在诗中,诗人也描绘了一些生动的场景,如“绛缯烈火照山谷”、“荒山日落骐骥病,极浦天寒鸿雁悲”等,这些场景的描写不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,也使诗歌更加生动和感人。
最后,诗人通过对自己的描写和自我评价,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责任。诗人通过“愤呼欻起艰危际,挥斥义勇如家儿”等词语,表达了自己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、挥斥义勇的决心和勇气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豪迈之情的诗歌,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,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