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令狐相公别牡丹》 平章宅里一栏花,临到开时不在家。

平章宅里一栏花,临到开时不在家。

意思:平章宅里一圈花,面临到开时不在家。

出自作者[唐]刘禹锡的《和令狐相公别牡丹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诗,通过对平章宅里一栏花盛开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不在家中的离别之情。 首句“平章宅里一栏花”,直接点明友人居所及其家中栏上花开的情景。这里“平章”是尊称,指平章政事,也就是宰相一类的高官。“宅里一栏花”,说明这位友人颇具风雅,也暗示了作者的身份。同时,诗人用“一栏花”来象征友人居所的幽雅和整洁,也用“花”来象征友人及其品格的美好。 第二句“临到开时不在家”,笔锋陡转,揭示出诗人此时此地面对栏花的孤独和寂寞。原本期待友人能在此时此境欣赏到这栏花盛开的美景,然而他却不在家。这使得诗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和孤独。 第三句“莫道两京非远别”,诗人开始将笔触转向对离别的思考。两京,即长安和洛阳。这里诗人用“两京”来代指友人所在的洛阳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故乡在长安。虽然两地相隔不算太远,但此刻诗人却感到这并非一般的离别,而是面对美景却无法与友人共享的无奈和遗憾。 最后一句“春明门外即天涯”,是全诗的点睛之笔。春明门是洛阳的正南门,在这里,诗人将离别的感受比作春明门外行人的感受,即人在春明门外,尽管眼前的门洞直通向远方的天涯海角,但感觉出门外的世界就是无边无际的天涯。这里诗人用生动的比喻,将离别的痛苦推向极致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 整首诗以花为媒介,通过描绘友人家中栏花盛开的美景,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却无法与友人共享的孤独和无奈。同时,诗人也通过将离别与两京的距离联系起来,强调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寓意深刻,是一首优秀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平章宅里一栏花,临到开时不在家。
莫道两京非远别,春明门外即天涯。
作者介绍
刘禹锡(772年—842年),字梦得,河南洛阳人,自称“家本荥上,籍占洛阳”,又自言系出中山。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。唐朝文学家、哲学家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

刘禹锡贞元九年(793年),进士及第,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,为杜佑所器重,后从杜佑入朝,为监察御史。贞元末,与柳宗元,陈谏、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,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。后历任朗州司马、连州刺史、夔州刺史、和州刺史、主客郎中、礼部郎中、苏州刺史等职。会昌时,加检校礼部尚书。卒年七十,赠户部尚书。

刘禹锡诗文俱佳,涉猎题材广泛,与柳宗元并称“刘柳”,与韦应物、白居易合称“三杰”,并与白居易合称“刘白”,有《陋室铭》《竹枝词》《杨柳枝词》《乌衣巷》等名篇。哲学著作《天论》三篇,论述天的物质性,分析“天命论”产生的根源,具有唯物主义思想。有《刘梦得文集》,存世有《刘宾客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平章

    读音:píng zhāng

    繁体字:平章

    英语:regulate; settle

    意思:I

     1.评处;商酌。
       ▶汉·蔡邕《上封事陈政要七事》:“宜追定八使,纠举非法,更选

  • 临到

    读音:lín dào

    繁体字:臨到

    短语:临近 滨 拢 凑 身临其境 近乎 邻近 靠拢 傍 挨近 将近 贴近 濒 走近 守 濒临 靠近 近 即 接近

    英语:happen to

  • 宅里

    读音:zhái lǐ

    繁体字:宅裏

    意思:犹乡里。
      ▶《书•毕命》:“旌别淑慝,表厥宅里。”
      ▶孔传:“言当识别顽民之善恶,表异其居里。”
      ▶《敦煌变文集•舜子变》:“去时即来一年,三载不归宅里。”

  • 在家

    读音:zài jiā

    繁体字:在家

    英语:in

    意思:
     1.居于家;没离家门。
      ▶《书•君奭》:“在我后嗣子孙,大弗克恭上下,遏佚前人光,在家不知。”
      ▶孔传:“我老在家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