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金山》 杨柳隄边看渡船,金山山上访金仙。

杨柳隄边看渡船,金山山上访金仙。

意思:杨柳堤边看渡船,金山山上找金仙。

出自作者[宋]汪元量的《金山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汪元量的《金山》创作背景与金山的自然景色以及他在金山的经历有关。金山位于江苏镇江,风景秀丽,是江南名胜之一。诗人汪元量在这里游览时,被金山的美景所吸引,于是写下了这首诗。 诗人在诗中描绘了金山的风光,包括杨柳依依的堤岸、渡船穿梭的江面、以及金山山上的寺庙。同时,他还描写了江风骤起、尘土飞扬、潮涌浪高的壮观景象。这些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。 此外,诗中还提到了一些人物和事件,例如“龙化老人频问法,狐为少妇窃听禅”。这些人物和事件可能与金山当地的传说和故事有关,诗人将它们融入诗中,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和神秘感。 综上所述,汪元量的《金山》创作背景主要源于他在金山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感受,以及对当地传说和故事的了解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杨柳隄边看渡船,金山山上访金仙。
一江风起尘扬海,两岸潮来浪拍天。
龙化老人频问法,狐为少妇窃听禅。
此机何与书生事,且借方床熟昼眠。
作者介绍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诗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云,亦自号水云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山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金山

    读音:jīn shān

    繁体字:金山

    英语:golden hill

    意思:
     1.产金之山。
      ▶《南史•海南诸国•林邑国》:“其国有金山,石皆赤色,其中生金。”
     
     

  • 渡船

    读音:dù chuán

    繁体字:渡船

    短语:摆渡

    英语:ferry

    意思:
     1.载运人、物等横渡江河、湖泊的船。
      ▶唐·岑参《送刘郎归河东》诗:“山雨醒别酒

  • 上访

    读音:shàng fǎng

    繁体字:上訪

    英语:appeal to the higher authorities for help

    意思:(上访,上访)
    人民群众越过基层组织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要

  • 杨柳

    解释

    杨柳 yángliǔ

    (1) [poplar and willow]∶杨树和柳树的合称

    (2) [willow]∶专指柳树

    杨柳岸晓风残月。——宋· 柳永《雨霖铃》

    (3) 古曲名,即&l

  • 金仙

    读音:jīn xiān

    繁体字:金仙

    意思:指佛。
      ▶唐·李白《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》诗:“朗悟前后际,始知金仙妙。”
      ▶王琦注:“金仙,谓佛。”
      ▶明·叶宪祖《丹桂钿合》第一摺:“忽被闲情恼,徘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