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感花》 绣轭香鞯夜不归,少年争惜最红枝。

绣轭香鞯夜不归,少年争惜最红枝。

意思:绣轭香垫子夜不归,年轻人争相珍惜最红枝。

出自作者[唐]崔涂的《感花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绣轭香鞯夜不归,少年争惜最红枝。东风一阵黄昏雨,又到繁华梦觉时》是一首描绘春天夜晚美丽景色的诗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和梦想的深深感慨。 首句“绣轭香鞯夜不归”,描绘了夜晚的景象,绣有精美图案的马鞍和散发着香气的马鞯,使得人们舍不得回家。这里的“绣轭”和“香鞯”都是对马鞍和马鞯的美化描述,暗示了春天的夜晚充满了浪漫和诗意。而“夜不归”则表达了人们陶醉在美景中的状态,不愿离开。 “少年争惜最红枝”一句,诗人用“少年”代指年轻一代,表达了年轻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惜。他们欣赏着繁花似锦的树枝,沉浸在春天的气息中,对青春和美好时光充满了留恋。 “东风一阵黄昏雨”一句,诗人描绘了黄昏时分的一阵东风和雨,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真实。黄昏时分,微风吹过,春雨落下,给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凄美和哀愁。 最后,“又到繁华梦觉时”一句,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春天的美景就像一场梦,梦醒时分,繁华已逝,让人感到无限的惆怅。这也表达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夜晚美景,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和梦想的深深感慨,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绣轭香鞯夜不归,少年争惜最红枝。
东风一阵黄昏雨,又到繁华梦觉时。
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
崔涂[唐](约公元887年前后在世),字礼山,善音律,尤善长笛,唐朝江南人,今浙江桐庐、建德一带,唐末诗人,生卒年、生平均不详,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。唐僖宗光启四年(888)进士,《全唐诗》存其诗1卷。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《除夜有怀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少年

    读音:shào nián

    繁体字:少年

    短语:未成年 苗 未成年人

    英语:juvenile

    意思:I
    不几年。
       ▶《后汉书•西南夷传•滇》:“初到郡,米

  • 香鞯

    读音:xiāng jiān

    繁体字:香韉

    意思:(香鞯,香鞯)
    华美的鞍垫。
      ▶前蜀·毛文锡《接贤宾》词:“香鞯镂襜五花骢,值春景初融。”
      ▶清·龚自珍《南浦•端阳前一日伯恬填词题驿壁上凄瑰曼绝余亦继声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