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聂侍郎子述》 碧幢红旆白貂裘,去踏西风万里秋。

碧幢红旆白貂裘,去踏西风万里秋。

意思:碧幢红飘带白貂皮大衣,去踏西风万秋。

出自作者[宋]崔与之的《送聂侍郎子述》

全文赏析

首先,从整体上看,这首诗充满了豪迈、壮志凌云的气氛,描绘了一个英勇的战士或将领,在秋风中踏上前去征战的场景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人生机遇难得,时光易逝的感慨,以及效仿诸葛亮出师北伐,忧国忧民的情怀。 接下来,我们逐句分析: 首句“碧幢红旆白貂裘,去踏西风万里秋。”描绘了出征的场景,用浓烈的色彩展现了旗帜的飘扬和战士的英勇。其中,“碧幢红旆”形容军队的气势,“白貂裘”则展示了战士们的豪情壮志。“去踏西风万里秋”则表现了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,勇往直前的决心。 第二句“要得处方医坏证,便须投矢负全筹。”表达了面对困难,需要有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勇气。诗人用“处方医坏证”比喻解决问题需要恰当的方法,“投矢负全筹”则形象地展现了战士们的责任和担当。 第三句“百年机会真难遇,一线光阴更易流。”表达了人生机遇难得,时光易逝的感慨。诗人用“百年机会真难遇”来形容人生的机遇难得,而“一线光阴更易流”则强调了时间的匆匆流逝。 最后一句“早辨出师诸葛表,祁山斜谷郁绸缪。”则展现了诗人效仿诸葛亮出师北伐,忧国忧民的情怀。其中,“出师诸葛表”是指诸葛亮的出师表,“祁山斜谷”则是诸葛亮北伐的路线。“郁绸缪”则形容了诗人的忧虑和筹谋。 综上所述,这首诗通过豪迈壮志的语言,描绘了一个英勇的战士或将领出征的场景,表达了人生机遇难得,时光易逝的感慨,以及效仿诸葛亮出师北伐,忧国忧民的情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碧幢红旆白貂裘,去踏西风万里秋。
要得处方医坏证,便须投矢负全筹。
百年机会真难遇,一线光阴更易流。
早辨出师诸葛表,祁山斜谷郁绸缪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貂裘

    读音:diāo qiú

    繁体字:貂裘

    英语:marten coat

    意思:貂皮制成的衣裘。
      ▶《淮南子•说山训》:“貂裘而杂,不若狐裘而粹。”
      ▶明·宋应星《天工开物•裘》:“服貂

  • 万里

    读音:拼音:wàn lǐ 五笔:dnjf

    万里的解释

    万里(1916- ) :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。山东东平人。1936年加入中国共6*
  • 西风

    读音:xī fēng

    繁体字:西風

    英语:west wind

    意思:(西风,西风)

     1.西面吹来的风。多指秋风。
      ▶唐·李白《长干行》:“八月西风起,想君发扬子。”

  • 碧幢

    读音:bì zhuàng

    繁体字:碧幢

    意思:隋·唐以来,高级官员舟车上张挂的以青油涂饰的帷幔。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奉和汴州令狐令公》:“碧幢油叶叶,红旆火襜襜。”
      ▶宋·王禹偁《寄献润州赵舍人》诗:“直庐久负题红

  • 红旆

    读音:hóng pèi

    繁体字:紅旆

    意思:(红旆,红旆)
    红旗。
      ▶唐·高适《部落曲》:“琱戈蒙豹尾,红旆插狼头。”
      ▶唐·刘禹锡《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》:“青油昼卷临高阁,红旆晴翻绕古堤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