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浮丘道人招魂歌》 呜呼八歌兮歌转急,魂招不来风习习。

呜呼八歌兮歌转急,魂招不来风习习。

意思:噢八唱啊唱急促,魂招不来风习习。

出自作者[宋]汪元量的《浮丘道人招魂歌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浮丘道人招魂歌》的创作背景与宋末元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密切相关。汪元量作为南宋宫廷的琴师,亲身经历了宋廷降元、三宫北迁大都的历史变革。他以独特的视角和强烈的纪实性,写下了许多诗史作品,记录了这一时期的真实事件。 在这个背景下,《浮丘道人招魂歌》是为悼念文天祥而作的。文天祥兵败被执,囚于大都,汪元量曾屡至囚所探视。在文天祥壮烈殉国后,汪元量深感悲痛,创作了这首诗,以招魂的形式表达对文天祥的敬仰和怀念之情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建议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更多信息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有诗有诗吟啸集,纸上飞蛇歕香汁。
杜陵宝吃得开埤亲拾,沧海月明老珠泣。
天地长留国风什,鬼神护呵六丁立。
我公笔势人莫及,每一呻吟泪痕溼。
呜呼八歌兮歌转急,魂招不来风习习。
作者介绍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诗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云,亦自号水云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山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习习

    读音:xí xí

    繁体字:習習

    短语:扑面

    英语:breezy; gentle

    意思:(习习,习习)

     1.频频飞动貌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九辩》:“骖白霓

  • 呜呼

    读音:wū hū

    繁体字:嗚呼

    短语:故去 身故 卒 殁 寿终正寝 咽气 死去 谢世 断气 溘然长逝 故 长眠 亡 完蛋 弃世 凋谢 逝世 永诀 粉身碎骨 去世 与世长辞 亡故 薨 死亡 逝 殒

  • 不来

    读音:bù lái

    繁体字:不來

    意思:(不来,不来)

     1.不归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小雅•采薇》:“忧心孔疚,我行不来。”
      ▶朱熹集传:“来,归也。”
     
     2.逸诗《貍首》的别称。

  • 风习

    读音:fēng xí

    繁体字:風習

    意思:(风习,风习)
    风俗习惯。
      ▶清·吴伟业《送宛陵施愚山提学山东》诗:“风习使之然,诗书徇然诺。”
      ▶清·吴敏树《书毛西垣<黔苗竹枝词>后》:“﹝毛西垣﹞客游贵阳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