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赵东阁倅越》 兰亭风月应须记,人物依稀似晋时。

兰亭风月应须记,人物依稀似晋时。

意思:兰亭风月应记,人们依稀似晋时。

出自作者[宋]薛嵎的《赵东阁倅越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次韵乐先生十咏》,作者是宋朝诗人郭印。 首先,这首诗的开头“百指忍贫埯远次,壮心销尽鬓丝如。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艰辛和年岁的增长感到无奈和忧虑。诗人用“百指”来形容自己的贫困,表达了生活的艰难。而“壮心销尽”则表达了年华老去,壮志未酬的悲凉。 其次,“身如韦素居常泰,官被声名折得迟。”这句诗通过比喻和对比,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的向往和对仕途坎坷的无奈。这里,“韦素”可能是指诗人所处时代的某位贤达,而“常泰”则可能是指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。 再者,“束檐喜闻千里戍,出山唯有十年诗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征的期待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间的矛盾。其中,“束檐”是房子上用来遮蔽阳光的板子,这里用来比喻归隐的生活;“千里戍”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远行的期待。 最后,“兰亭风月应须记,人物依稀似晋时。”这句诗以历史上的兰亭聚会来比喻诗人的生活环境,表达了诗人对那个时代的怀念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。这里的“人物依稀似晋时”也暗示了诗人对那个时代的人物的敬仰和对那个时代的向往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生活的艰辛、无奈、向往和怀念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。同时,也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,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百指忍贫埯远次,壮心销尽鬓丝如。
身如韦素居常泰,官被声名折得迟。
束檐喜闻千里戍,出山唯有十年诗。
兰亭风月应须记,人物依稀似晋时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兰亭

    读音:lán tíng

    繁体字:蘭亭

    英语:Lan Pavilion

    意思:(兰亭,兰亭)

     1.亭名。在浙江省·绍兴市西南之兰渚山上。
      ▶东晋·永和九年(公元353年)王羲

  • 风月

    读音:fēng yuè

    繁体字:風月

    英语:wind and moon-scene

    意思:(风月,风月)

     1.清风明月。泛指美好的景色。
      ▶《宋书•始平孝敬王子鸾传》:“上

  • 依稀

    读音:yī xī

    繁体字:依稀

    短语:迷蒙 盲目 若明若暗 迷茫 隐约可见 模糊不清 糊涂 恍惚 飘渺 影影绰绰 黑糊糊 恍 模糊

    英语:dimly

    意思:

  • 应须

    读音:yìng xū

    繁体字:應須

    意思:(应须,应须)

     1.应当;应该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》:“尤工远势古莫比,咫尺应须论万里。”
      ▶宋·张孝祥《念奴娇》词:“人物应须天上去

  • 记人

    读音:jì rén

    繁体字:記人

    意思:(记人,记人)
    指为《礼经》作记的人。
      ▶《仪礼•士冠礼》“死而謚,今也”唐·贾公彦疏:“记人记此者,欲见自上所陈冠礼以士为本者,由无生而贵,皆从士贱者而升也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