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故河南尹岐国公赠工部尚书苏公挽歌二首》 三川难可见,应惜庾公才。

三川难可见,应惜庾公才。

意思:三川难以见到,应该珍惜庾公的才能。

出自作者[唐]岑参的《故河南尹岐国公赠工部尚书苏公挽歌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哀悼逝去的荣光与悲哀的现在,它描绘了一位家族在历史变迁中的兴衰,以及随之而来的哀伤和失落。 首联“河尹恩荣旧,尚书宠赠新。一门传画戟,几世驾朱轮”,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逝者的荣耀历史。他提到了逝者在河尹这个官职上曾受到的恩宠,以及在尚书这个职位上获得的新的荣誉。描述了家族中代代相传的画戟,以及几代人驾着朱轮的情景,这些都是逝者过去的辉煌象征。 颔联“夜色何时晓,泉台不复春。唯馀朝服在,金印已生尘”,诗人描绘了夜晚的来临,象征着逝者的离去,再也无法回到这个世界。只剩下那件还保存完好的朝服,但金印已经落满灰尘。这里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惋惜。 颈联“白日扃泉户,青春掩夜台。旧堂阶草长,空院砌花开”,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逝者的离去带来的空寂和冷清。白天逝者的房间被关闭,夜晚则充满了春天的气息。旧时的台阶上长满了草,空荡荡的院子里,花儿独自开放。这里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哀思和怀念。 尾联“三川难可见,应惜庾公才”,诗人以三川作为对比,暗示了逝者的离去带来的失落和遗憾。他惋惜逝者才华横溢,却无法再见到他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逝者的荣耀历史和离去后的空寂和冷清,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惋惜之情。诗人通过描绘细节和对比,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和真实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河尹恩荣旧,尚书宠赠新。
一门传画戟,几世驾朱轮。
夜色何时晓,泉台不复春。
唯馀朝服在,金印已生尘。
白日扃泉户,青春掩夜台。
旧堂阶草长,空院砌花开。
山晚铭旌去,郊寒骑吹回。
三川难可见,应惜庾公才。
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岑参工诗,长于七言歌行,代表作是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。现存诗三百六十首。对边塞风光,军旅生活,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,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。风格与高适相近,后人多并称“高岑”。有《岑参集》十卷,已佚。今有《岑嘉州集》七卷(或为八卷)行世。《全唐诗》编诗四卷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三川

    读音:sān chuān

    繁体字:三川

    意思:
     1.三条河流的合称,所指不一。
      (1)西周以泾、渭、洛为三川。
      ▶《国语•周语上》:“幽王二年,西周三川皆震。”
      ▶韦昭注:“三川,泾、渭、

  • 公才

    读音:gōng cái

    繁体字:公才

    意思:谓可与三公相当的才能。
      ▶《三国志•魏志•崔琰传》:“琰又名之曰:‘孙(孙礼)疏亮亢烈,刚简能断,卢(卢毓)清警明理,百练不消,皆公才也。’”唐·刘长卿《哭陈歙州》诗:“儒行公才

  • 可见

    读音:kě jiàn

    繁体字:可見

    英语:visible

    意思:(可见,可见)

     1.可以看见。
      ▶《易•干》:“君子以成德为行,日可见之行也。”
      ▶《汉书•郊祀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