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书怀》 畴昔尝窥循吏传,只今谁是富民侯。

畴昔尝窥循吏传,只今谁是富民侯。

意思:过去曾看到循吏传,只今谁是富民侯。

出自作者[宋]虞俦的《书怀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仕途失意,满腹牢骚地抒发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志。 首联“宦路侵寻已倦游,功名何敢望前修”,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功名的淡漠。作者在宦海中摸爬滚打,已感到厌倦,可见宦海之途确实充满艰辛。而功名二字,更充满无奈。作者不敢奢望前人般的功成名就,此联流露出作者对功名的淡漠。 颔联“谬纡州组三宜去,回视儒冠一忍羞”,是作者内心矛盾的进一步发展。作者认为自己本不该为世俗羁绊,去当这个州官,既然做了,又觉得这实在不是自己本愿,而内心不忍。这一联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当官的矛盾心理。 颈联“畴昔尝窥循吏传,只今谁是富民侯”,是作者对过去和现在的官场生活的反思。作者过去和现在都未能做到像“循吏传”中的楷模那样为民造福,作者在“州组”与“忍羞”的矛盾中,感到自己愧对“循吏传”和“富民侯”的称号。 尾联“夜来好雨催归棹,春水茫茫涨鸭头”,以景结情,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归隐之意。“夜来好雨催归棹”,作者终于下定决心离开这个是非之地,回到家乡去。“春水茫茫涨鸭头”,春水上涨,正是回家必经之路。 全诗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,想回归家乡的思想感情,充满了厌倦和无奈的情绪。全诗语言简洁,直抒胸臆,情感真挚,韵味深长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宦路侵寻已倦游,功名何敢望前修。
谬纡州组三宜去,回视儒冠一忍羞。
畴昔尝窥循吏传,只今谁是富民侯。
夜来好雨催归棹,春水茫茫涨鸭头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畴昔

    读音:chóu xī

    繁体字:疇昔

    英语:in former times

    意思:(畴昔,畴昔)

     1.往日,从前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檀弓上》:“予畴昔之夜,梦坐奠于两楹之间。”

  • 富民

    读音:fù mín

    繁体字:富民

    意思:
     1.使民殷富。
      ▶《荀子•王制》:“故王者富民,霸者富士,仅存之国富大夫,亡国富筐箧,实府库。”
      ▶《魏书•高祖纪上》:“今遣使者,循行州郡,与牧守均给天下之

  • 循吏

    引用解释

    守法循理的官吏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奉法循理之吏,不伐功矜能,百姓无称,亦无过行。作《循吏列传》第五十九。” 唐 张说 《奉和赐崔日知》诗:“明主徵循吏,何年下凤凰?” 宋 孙奕 《履斋示儿编·文说·史体因革》:“传之为体,大抵记公卿之行事, 迁 始传《循吏》, 晋 曰《良吏》。” 清 陆以湉 《冷庐杂识·袁随园》:“平心而论,其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