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及第东归次灞上,却寄同年》 灞陵柳色无离恨,莫枉长条赠所思。

灞陵柳色无离恨,莫枉长条赠所思。

意思:霸陵柳色不离恨,不枉长条赠的思考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商隐的《及第东归次灞上,却寄同年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表达离别和相思的诗,通过对各种事物的描绘和回忆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离别的痛苦。 首联“芳桂当年各一枝,行期未分压春期”,描绘了诗人和友人分别的情景,两人如同当年各自折桂,各自踏上旅程,分别在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。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,充满了离别的伤感。 颔联“江鱼朔雁长相忆,秦树嵩云自不知”,诗人通过想象友人在异地的生活,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。江中的鱼和北飞的雁都是诗人和友人共同怀念的,而秦树嵩云这些熟悉的景物在诗人眼中却变得陌生而无知,因为他的心思全在远方的友人身上。 颈联“下苑经过劳想像,东门送饯又差池”,诗人回忆了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,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。“劳想像”和“又差池”都表达了诗人对分别的无奈和不舍。 尾联“灞陵柳色无离恨,莫枉长条赠所思”,灞陵是古时送别的场所,在这里,诗人希望友人不要像灞陵的柳树一样,只有离别之恨,而要用长条赠给诗人表达思念之情。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,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盼。 全诗情感真挚,语言朴素,通过对各种事物的描绘和回忆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离别的痛苦,读来令人感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芳桂当年各一枝,行期未分压春期。
江鱼朔雁长相忆,秦树嵩云自不知。
下苑经过劳想像,东门送饯又差池。
灞陵柳色无离恨,莫枉长条赠所思。
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
李商隐(约813年-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(谿)生,又号樊南生,祖籍怀州河内(今河南焦作沁阳),出生于郑州荥阳(今河南郑州荥阳市),晚唐著名诗人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。

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,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(以锦瑟为代表)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

唐文宗开成二年(837年),李商隐登进士第,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弘农尉等职。因卷入“牛李党争”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,一生困顿不得志。唐宣宗大中末年(约858年),李商隐在郑州病故,死后葬于故乡荥阳。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(今沁阳山王庄镇)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灞陵

    读音:bà líng

    繁体字:灞陵

    意思:古地名。本作霸陵。故址在今陕西省·西安市东。
      ▶汉文帝葬于此,故称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改名霸城,北周·建德二年废。
      ▶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岂知灞陵夜猎,犹是

  • 长条

    读音:cháng tiáo

    繁体字:長條

    意思:(长条,长条)

     1.长的枝条。
      ▶晋·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擢脩干,竦长条,扇飞云,拂轻霄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》诗:“花间置酒清香

  • 所思

    读音:suǒ sī

    繁体字:所思

    意思:
     1.所思慕的人;所思虑的事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九歌•山鬼》:“被石兰兮带杜衡,折芳馨兮遗所思。”
      ▶唐·孟郊《同年春宴》诗:“幽蘅发空曲,芳杜绵所思。”
     

  • 柳色

    读音:liǔ sè

    繁体字:柳色

    意思:
     1.柳叶繁茂的翠色。多用以烘托春日的情思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何逊《落日前墟望赠范广州云》诗:“轻烟澹柳色,重霞映日余。”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杭州春望》诗:“涛声夜入伍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